50
新聞報導
分秒不空過 步步踏實做
李麟泰報導
  
「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善念不間斷,好事日日做;妙法時時用,法喜多分享。」這是今年三十六周年慶,證嚴上人期勉全球慈濟人所作的開示。他同時希望大家回到僑居地後,要好好發心,發度彼心,進行人間菩薩大招生。

  今年香港分會共有四十六位師兄姊,分批參加了花蓮總會在五月舉行的志業體巡禮、幹部精進研習等,一系列周年慶相關活動。

  首梯全球慈濟志工志業體巡禮於五月八日在臺北展開,第一站前往大愛電視台參訪。大愛電視台特別安排了剛落幕不久的大愛劇場——「別來無恙」的男主角王志恩和黃仲昆兩位先生分享他們拍攝的感受。

  翌日,大夥參訪了在中部的希望工程學校——社寮國小、社寮國中、延平國小及竹山國小。每一所學校的建築和設計都各有特色,但都盡量與環境協調;灰色的主色調令人有清淨的感覺。在幾位校長的介紹中,我們明白要辦好一所學校,除了硬體的建築外,更要有軟體——用心的校長和老師去教導和關懷學生。

  下午我們往大林醫院參訪。在林院長介紹了大林醫院的概況後,我們參觀了為放射腫瘤科特別設計的治療室。一進治療室,兩旁是靜思精舍內樹木的圖片,天花板則有藍天白雲和飛鳥的圖片,這對躺著接受治療的病人能起舒緩情緒的作用。

  十日的早上,大夥乘火車經南迴線往鹿野。在那裡,我們參訪了上人第一個修行的地點。看著長滿了寄生草的苦苓樹,聽著師兄介紹上人在鹿野的事蹟,真有著時光飛逝的感覺。一晃眼慈濟已踏入第三十七年了。這天晚上我們在花蓮慈濟技術學院安單,離心靈的故鄉靜思精舍很接近了。

  隔天的早上,我們參觀了慈濟小學和中學,之後便往靜思堂參觀博覽會。常住師父用心的講解,讓大家對四大志業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下午有林碧玉師姊主講的「靜思堂之美」,及為十二日早上的浴佛典禮綵排。之後所有與會者有幸和上人拍了大合照。

  晚上是在講經堂舉行祈福晚會。今年的主題是「父母恩重難報經」。上人希望透過這一個音樂劇能喚起我們行孝的心。音樂劇由序曲、因緣、懷胎、十恩、親情、子過、報恩、和終曲八個章節組成。全劇在提醒我們行孝要及時,因為「子欲養而親不在」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全劇告終時,很多師兄姊都已是熱淚盈眶。上人在開示中也期許我們每一天都要感恩大地和父母,要尊重生命,要好好利用父母給我們的身體;發揮我們的良能,為普天下眾生,這是最大的孝行。

  翌日早上,大夥參加了浴佛典禮。在綵排時天還下著雨,但典禮開始時雨停了。整個典禮十分莊嚴和隆重。師兄姊以整齊的步伐行進,充份表現了慈濟人的紀律性。在午齋前是這次巡禮課程的圓緣,有四十多位師兄姊發心皈依上人。上人慈示大家要繼續盡本份為人群付出。

  下午是三十六周年慶暨骨髓相見歡。慶典的第一部份是介紹過去一年各志業的成果。每一個志業都創下了驕人的成績。在骨髓相見歡中,捐髓者和受髓者首次見面,場面十分感人。一些不幸往生的受髓者的家屬,忍著悲痛,堅持到場向捐髓者致謝。而捐髓者在得知受髓者已往生後,表現得十分哀傷,痛惜難得可以配對成功,卻不能挽救生命。

  在十三日靜思精舍的志工早會上,上人期許我們每一個人都要付出一份心,要照顧好自己,做到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在精舍巡禮之後便是黃思賢師兄的演講。他用輕鬆的語調帶出了「一切都是好因緣,一切都會過去的。」讓我們受用不盡。在與德懷師父及一眾大陸來的師兄姊分享心得後,我們便法喜充滿的踏上了回港的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