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
心靈之窗
慈 忍
摘自於證嚴法師「生活的智慧」
  
「慈」是愛的表現,不管愛人或是被愛,都是幸福的。但是這些愛通常指的是人間的愛,是有範圍的,所愛的對象都只是與「我」有關係的人、與「我」有緣的人。

佛教說的愛是透徹的,即「無緣大慈」---- 給予一切眾生快樂;這包含了與我們非親非故的有情生命。除了給他們快樂,還要救拔他們的苦難,這就是慈心悲念,透徹、無邊際的愛,就是慈的真義。

透徹的愛,就是無色的愛。它不是出自污染心,也毫無愛此憎彼的分別心。尤其於「時」不分長短,於「地」不分遠近,更不分宗教與種族;只要有苦難的「時、地、人」,看得到、聽得到、做得到的,都會盡量設法去做,絕無索求回報之意。所以,它是無色的愛,能愛得普遍、愛得透徹、愛得乾淨俐落,這就是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純真淨愛。

我們都應有這股大慈悲的愛心,發揮人性愛的光芒,使大慈大悲的力量聚集,普遍救濟一切眾生,達到無緣大慈的境界。

但是只有愛是不夠的,還要加上「忍」字。人生所以有許多苦惱的事情,多數是出在不能忍的心理。人生在世,周遭的環境不出兩種:一是順境,一是逆境;順境是人人所喜愛追求的,逆境則是人人所畏厭的。但是,為人處事應不避拒逆境、不企求順境、能安能受;這全憑「忍」字、發揮慈愛的力量,才能以心轉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