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2 | | 慈濟美國德州分會推動幸福校園計畫,8月16日於蘭蒂斯小學(Landis Elementary School)致贈背包等學用品予弱勢學童;本日致送保暖外套等冬令物資,並透過慈濟「竹筒歲月」故事,啟發助人心念。志工自2009年起關懷該校,每年在開學及冬季進行兩次發放。 |
‧ | 2022 | | 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11月3、4日及12月26至30日,以「愛與利他的腦科學」為題,舉辦科普巡迴講座,分享慈悲教育的重要性及慈濟大學的教學理念。 |
‧ | 2022 | | 慈濟基金會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合作,於臺中靜思堂舉辦「瘋狂科學家——趣味科學特展」,透過電學、光學、力學、生理醫學實驗室等展區,培養民眾科學素養,展期本日起至2023年4月30日止。 |
‧ | 2022 | | 慈濟馬來西亞芙蓉聯絡處志工,受邀於寧宜中平華文小學(SJK(C)Chung Pin Linggi)進行環保教育,透過話劇、有獎徵答等活動,提升節能、減塑等低碳生活觀念。 |
‧ | 2022 | | 慈濟基金會馳援巴基斯坦水患災民,與當地夏卡加女權組織(Shirkat Gah)合作進行賑災,本日在信德省(Sindh)海德拉巴縣(Hyderabad)、米爾布爾哈斯縣(Mirpur Khas)、訥瓦布沙阿縣(Shaheed Benazirabad)展開發放,為災民提供糧食生活包、衛生用品,共二百九十戶受益。 |
‧ | 2022 | | 智利卡梅拉卡瓦哈爾中學(Liceo Carmela Carvajal)舉辦「告別中學」活動,慈濟志工本日前往該校贊助素餐等物資,予以祝福,並致贈五十八副眼鏡予應屆弱勢家庭畢業生。 |
‧ | 2022 | | 中國大陸四川省人民政府於成都召開紀念兩岸開啟交流三十五周年會議,並舉辦「川臺交流融合展‧敘活動」。慈濟基金會獲頒「川臺交流融合特別貢獻團體」獎,肯定慈濟在該省持續從事慈善公益事業。 |
‧ | 2021 | | 慈濟基金會人資處舉辦職工教育訓練,以「善念循環‧CRM專案」之推播慈濟官方Line平臺為題,邀請宗教處副主任劉家芸、公傳處職工梁文宜、財務處職工古春攸說明該系統操作方法、各功能選單用途等。 |
‧ | 2021 | | 臺南慈濟中學積極推動環境教育,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遴選為「水土保持酷學校推廣示範基地」,將於校園內建置環境及防災教育學習基地,是日由校長姚智化代表受證。 |
‧ | 2021 | | 智利聖格雷戈里奧德喇沙學校(Colegio San Gregorio de la Salle)一名聽障生,因助聽器毀損,學習受阻,慈濟志工參與認捐,並在該校發起義賣籌款活動,帶動師生發揮愛心,本日將所募金額送往學生家中。 |
‧ | 2021 | | 慈濟印尼萬隆聯絡處在展玉縣(Cianjur)蘇卡布甲村(Desa Sukabungah)援建吊橋,讓居民能安全進出村落,於本日舉行動土典禮。此橋為萬隆慈濟為偏鄉援建的第六座吊橋。 |
‧ | 2020 | | 臺北巿萬華區環河南路一棟商住混合大樓3日發生火災,慈濟志工聞訊趕赴現場關心,安撫住民情緒;14、16日依里辦公室提供的名單,展開安心家訪,共關懷三十三戶,其中一戶列入居家關懷對象。 |
‧ | 2020 | | 慈濟基金會於臺中靜思堂舉辦「媽媽心‧大愛情」進階故事達人研習,來自臺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新竹等地大愛媽媽、教聯會教師共一百八十六人參加。慈濟自2013年起,每年各辦理一場初階、進階研習,培育志工規劃教案、說故事的能力。 |
‧ | 2020 | | 慈濟基金會援助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行動,捐贈二萬個一次性口罩、二千個防護口罩、二千個護目罩及五十支額溫槍,予非洲突尼西亞世界醫師聯盟(M.D.M.)。物資於5月陸續送出,並於11月3日確認完成捐助。該國為慈濟在全球第一百一十八個人道援助(慈善關懷)的國家地區。 |
‧ | 2019 | | 《靜思語》出版三十周年,慈濟基金會於臺北中正紀念堂舉辦「靜思智慧語‧好話三十年」分享會,共六百七十六人參加。 |
‧ | 2019 | | 慈濟印尼萬隆聯絡處舉行靜思堂啟用儀式。該靜思堂於2014年5月16日動土興建,共五層樓,佔地九百三十七坪,將作為志工活動中心,並規劃社區教育課程。 |
‧ | 2019 | | 臺中市大臺中醫師公會舉辦醫師節慶祝大會,臺中慈濟醫院醫師余政展獲頒熱心公益獎。 |
‧ | 2019 | | 慈濟援助菲律賓民答那峨島(Mindanao)強震災民,慈濟志工本日至馬基拉拉鎮(Makilala)勘災,並為災民發放毛毯、草蓆、大米及飲用水,而後分別在麥格塞塞鎮(Magsaysay)上巴拉村發放毛毯等物資、在巴拿地小學發放淨斯多功能折疊床(福慧床)。 |
‧ | 2019 | | 慈濟菲律賓分會執行長楊國英與副執行長李偉嵩等人,3日由馬尼拉搭機南下納卯市,支援民答那峨島(Mindanao)地震賑災;慈濟臺灣花蓮本會兩位職工亦於4日前往菲律賓關懷。 |
‧ | 2019 | | 慈濟科技大學護理系師生以「簡易式抽藥之安全針具」,於2019年第七十一屆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IENA)獲得金牌獎肯定。 |
‧ | 2019 | | 臺南巿慈濟訪視志工,接獲該巿教育局輔導諮商中心學校社工師通報,10月4日初訪東山區嶺南里牛稠子村一戶弱勢家庭,案家奶奶心臟不好、行動不便,隔代養育三名孫子,住家周圍雜亂、環境不佳,經多方協調後,本日動員二十三名志工前往清掃。 |
‧ | 2019 | | 星宿海童軍團一行九十七人參訪桃園巿八德區慈濟福廣環保教育站,透過環保花瓶製作及資源分類體驗等活動,了解資源回收的重要。 |
‧ | 2019 | | 慈濟新加坡分會於靜思堂為印裔照顧戶舉辦屠妖節發放活動,共有三十八戶參加。 |
‧ | 2018 | | 「2018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於3至21日分別在花蓮靜思堂、新北巿三重和板橋志業園區,以及臺中靜思堂,共舉辦四場次,來自三十一個國家地區、計二千零六位學員參加;其中,一千五百六十八人由證嚴上人親自授證,成為慈濟委員、慈誠隊員。 |
‧ | 2018 | | 慈濟美國總會一年一度募款活動——「大愛共伴有情天2018慈濟慈善餐會」,3、4日在聖迪瑪斯志業園區舉辦兩場,所得悉數捐作慈善基金。 |
‧ | 2018 | | 慈濟臺北分會在新店靜思堂舉辦「北區慈院醫療志工合心共識營」,來自新竹以北的合心、和氣組隊長及醫院志工領隊共四百三十一人參加,學習明年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及醫療新知,並於下午分隊到臺北慈濟醫院實習,服務病患及家屬。 |
‧ | 2018 | | 印尼巴穆朗大學(Universitas Pamulang)舉辦研討會,特別邀請慈濟志工參加,並捐贈校園募款所得一億兩千兩百二十五萬印尼盾(約新臺幣二十五萬元),作為龍目島、蘇拉威西島地震災民住房援建用。 |
‧ | 2018 | | 慈濟基金會參加「二○一八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2018年11月3日至2019年4月24日於外埔園區設置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提供土石流模擬、寶特瓶再生、溫室氣候、蔬食減碳等互動體驗,藉此向民眾推廣環保愛地球的觀念。 |
‧ | 2018 | | 慈濟馬來西亞斗湖聯絡處於3、4日第五度在沙巴州斗湖甘榜狄丁岸(Kampung Titingan)舉辦義診,為當地居民提供婦產科、兒科、眼科、牙科、中醫等科別診療,並進行義剪、寄生蟲投藥治療、預防針注射及家庭計畫宣導等服務,共動員慈濟人醫會醫護人員及志工逾二百人,幫助三千五百七十七人次。 |
‧ | 2018 | |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二十五周年慶,以「髓漾年華‧愛重生」為主題,於3、4日在慈濟三重志業園區舉辦「相見歡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約二千人參與。 |
‧ | 2018 | | 臺南慈濟高中教師帶領九十四位學生,到崇善慈濟環保教育站進行環保戶外教學。 |
‧ | 2018 | | 慈濟新加坡分會受邀參加「清潔與綠化新加坡」(Clean & Green Singapore 2018)活動,3至5日在東南社區的芽籠士乃大廈(Wisma Geylang Serai),10日在東北社區的盛港購物商場(Compass One),設攤推廣惜福愛物、資源回收及攜帶環保餐具等生活方式。 |
‧ | 2017 | | 慈濟大學推動「食在永續──綠色在地公民經濟推動計畫」,3日舉辦「大學在地實踐論壇」,邀請花蓮在地農友分享從生產到銷售過程中遭遇的問題,並討論如何結合學校資源,將有機農產品推向市場,計有慈濟大學、慈濟科技大學、東華大學師生及農友共二十九人參加。 |
‧ | 2017 | | 中國大陸福建慈濟志工於泉州市南安市新僑中學舉辦助學金頒發活動,並宣導少用一次性用品,愛惜身體也愛護環境,共一百九十八位學生參與。 |
‧ | 2017 | | 「第六十九期全球靜思生活營」3至5日舉辦,臺灣、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厄瓜多等九個國家地區,計七百三十七人參加。 |
‧ | 2017 | | 新北市私立智光高級商工職業學校校長帶領人文茶香社師生,到雙和靜思堂進行環保人文教育參訪,了解慈濟志業概況,體驗資源分類。 |
‧ | 2017 | | 彰化鹿港慈濟大愛媽媽一行二十九人,到大成國小為三年級學生進行「含糖飲料知多少」營養宣導,透過戲劇表演、新聞實例分享等方式,引導孩子學習自我健康管理。 |
‧ | 2016 | | 慈濟菲律賓分會第二百一十五次義診3至6日於納卯市(Davao City)舉辦,結合臺灣、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慈濟志工及人醫會成員逾六百人,提供外科、眼科及中醫科等六個科別診療,共服務六千四百四十人次。 |
‧ | 2016 | | 慈濟馬來西亞新山支會獲頒第三屆「依斯干達社會英雄獎(Iskandar Malaysia Social Hero Awards)」團體組「賑災獎」,由志工鄭志明、林秋廷代表於新山市中心假日別墅酒店領受獎座與獎狀。 |
‧ | 2016 | | 慈濟基金會受梵蒂岡聖座宗教交談委員會邀請,是日由德國慈濟志工范德祿、陳樹微,以及義大利志工湯美快代表至梵蒂岡與教宗方濟各會晤,並與宗教交談委員會分享慈濟的人道救援經驗。 |
‧ | 2016 | | 慈濟科技大學舉辦「愛在太麻里──農業生醫技術與行銷課程」,是日起輔導尼伯特風災災區青年農民學習有機農法、旁聽產品研發與行銷等課程,協助農民轉型及提升農作物經濟價值。 |
‧ | 2016 | | 慈濟大學人文處舉辦「素食善行聚福緣」募心募愛活動,邀請慈濟志工教做素食料理,宣導蔬食護生與節能減碳,並鼓勵師生響應「竹筒歲月」精神,存小錢行善助人。 |
‧ | 2015 | | 慈大附中舉辦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校際交流活動,校長李克難帶領教職員前往宜蘭參訪國立羅東高級中學,汲取他校設計多元課程的教學經驗。 |
‧ | 2015 | | 慈大附中推動國際交流,接待美國國際教育交流協會(Council 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Exchange, CIEE)三十位學習華語的美籍大學生蒞校參訪。美籍學生分為十組入班與慈中學生交流,分別以中、英文分享臺灣旅遊經驗與美國學生的校園生活。 |
‧ | 2015 | | 證嚴上人於2012年獲馬來西亞檳州元首敦阿都拉曼阿巴斯贈予「DGPN拿督斯里」勳銜,是日由臺灣靜思精舍德(人凡)師父代表在檳州元首官邸接領檳州輝煌勳章(Darjah Gemilang Pangkuan Negeri)。依規定,受勳銜者須親自出席儀式,因上人不克前往,三年後檳州元首打破慣例,讓德(人凡)師父代表受勳。 |
‧ | 2014 | | 臺北市汐止區慈濟志工響應證嚴上人呼籲「無紙化閱讀」,舉辦為期三個月的電子書研習及讀書會共修,是日起每週一邀請北區電子書種子志工團隊指導。 |
‧ | 2013 | | 慈濟馬來西亞馬六甲分會於3、5日在靜思堂,共舉行三場新芽奬助學金頒發典禮,計有六十八所學校的八百二十三位學生獲奬。 |
‧ | 2013 | | 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四位高中生,11月3至4日參加外交部、教育部合辦的「一○二年度外交小尖兵英語種籽隊」選拔活動,榮獲北區表現優良獎,學生以咖啡為發想,製作戲劇短片,描述第三世界農民受壓迫的狀況,探討國際公平交易議題,擴展學習視野。 |
‧ | 2013 | | 臺中慈濟志工第六年參與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舉辦的「垃圾減量、資源回收」活動,透過環保宣導及二手物品交流,讓民眾落實延續物命,愛惜地球資源。 |
‧ | 2013 | | 慈濟南非分會志工前往喜爾布朗社區(Heilbron)舉辦愛灑茶會,分享「竹筒歲月」及靜思語,並以當地文字印製靜思語海報,到各社區的學校及商店張貼,推動靜思語好話一條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