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歷史上的今天
【日期:2025年5月22日 (星期四)查詢更多紀錄
搜尋:

2023 慈濟基金會佛國專案團隊與尼泊爾藍毘尼酒店和旅遊協會合作,於藍毘尼文化市慈濟義診所辦理健檢活動,22日起為嘟嘟車司機、酒店員工進行驗血、驗尿、血壓測量等項目,並進行衛教宣導;本次活動由本土志工承擔策劃,截至24日止共服務一百零六人。
2023 慈濟基金會佛國專案團隊回收尼泊爾阿達莎佛陀中學(Buddha Adarsha Secondary School)毀損、淘汰的課桌椅,經修繕加工後,本日將再生的十套桌椅送往喬達摩學校(Shree Gautam Buddha Lower Secondary School),供學生使用。
2023 慈濟基金會佛國專案團隊14日於尼泊爾藍毘尼文化市圓滿浴佛典禮,本日在菩提學院(Bodhi Institute)舉辦感恩茶會,謝謝社區志工的支持與付出,約一百人出席。
2023 慈濟基金會佛國專案團隊與尼泊爾藍毘尼文化市政府、旅遊警察大隊等單位合作,推廣「好話一條街」運動,本日起邀請嘟嘟車司機在車上張貼靜思語,傳遞正能量。
2022 慈濟長照推展中心與社團法人輕安健康關懷協會合辦「長照六合一視訊課程」,針對性別敏感、多元族群、消防安全、緊急應變、感染控制等內容,提供長期照顧服務人員積分教育訓練。
2022 慈濟馬來西亞分會負責管理的打槍埔社區活動中心,裝修工程峻工,於本日正式開幕。打槍埔社區活動中心設施包括兒童安親教室、多用途禮堂及數位圖書館。
2022 巴拉圭東方市慈濟志工繼2月下旬,於卡雅古兒波特(Ka'aguy Poty)印地安原住民部落進行物資紓困後,本日前往舉辦冬令發放,除致送食物籃外,並提供襪子、外套、毛毯、冬帽等禦寒衣物。
2022 慈濟加拿大分會19日接獲加拿大聯合勸募(United Way)提報,協助關懷逃避戰火的一戶烏克蘭難民家庭;案主為單親媽媽,目前受聘於聯合勸募,但有雙親、二子需要養護,經濟拮据,本日志工先於會所致送公車捷運卡、環保毛毯等物資。
2022 巴拉圭伊陶瓜市(Itauguá)居民多以務農維生,2021年底受乾旱影響,收成欠佳,日前又遇暴風雨侵襲,部分居民房損嚴重,生活艱難。亞松森慈濟志工2日前往勘災關懷,本日與臺灣駐巴拉圭大使韓志正、中華會館理事長古美桂等政要賢達,為三百六十戶發放;另前往一處貧困村莊(25 de Diciembre),提供毛毯及食物予一百戶家庭。
2022 慈濟印尼巴淡島聯絡處舉辦志工培訓,計一百一十七人參加,其中七十四位為新進志工。
2022 中國大陸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翔安校區師生、家長共四十五人,參訪西柯慈濟環保教育站,學習環保新知,並實作資源分類。
2022 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慈濟志工於福林園共修處,透過照顧戶聯誼活動推廣健康茹素理念,並現場示範健康、易學的烹飪作法。
2021 慈濟基金會應新北巿政府請求,提供三千箱「安心生活箱」,幫助該巿低收入戶、失能、獨居等弱勢家庭。本日在靜思精舍進行打包作業,並於22、23日分批貨運寄出,由巿政府社福中心接手發放。
2021 馬來西亞新冠肺炎疫情再度惡化,慈濟雪隆分會支援重症病患收治醫院雙溪毛糯醫院,22日致送二十張病床,提供該院應急,25日再捐贈病床、呼吸器、高流量氧氣鼻導管、N95口罩、防護面罩等,協助充實相關物資。
2021 中國大陸慈濟志工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助學生家庭進行訪視活動,共關懷七十四戶家庭。
2021 中國大陸慈濟志工分別前往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泗洪縣、鹽城市阜寧縣舉辦新芽助學活動,為逾一千四百位困難家庭學生發放助學金。
2020 慈濟科技大學護理系學生前往花蓮縣壽豐鄉月眉國小進行衛教活動,以酒駕及菸害防治、口腔健康等為主題,透過實際操作讓學童更懂得如何愛護自己。
2020 慈大附中高中部舉辦公民教育暨成年禮活動,一百六十位三年級學生參加兩潭步道健走、慈懿會分站闖關及加冠禮,培養榮譽心與責任感。
2020 花蓮慈濟醫院邀請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為心蓮病房設計製作「手望相樹許願牆」,讓病人和家屬分享彼此心情,本日舉行啟用儀式。
2020 多明尼加慈濟志工經天主教修士通報,前往杜克薩區(Duquesa)的垃圾場附近為貧困家庭發放大米、紅豆、玉米粉、食用油等生活物資,共七十戶受益。
2020 彰化縣二林鎮慈濟志工於校園推廣蔬食,本日致送四十份素食餐盒予二林高中教職員,宣導茹素護生與環保減碳理念。
2020 慈濟屏東東港聯絡處致送約四百份祝福包,予縣政府警察局東港分局、消防局轄內各單位,感恩警消人員在新冠肺炎(COVID-19)防疫期間的辛勞。
2020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及邊境管制措施,首次將造血幹細胞以攝氏零下一百八十五度的低溫保存法儲存,空運寄送至海外。
2020 中國大陸江蘇省無錫市慈濟志工前往宜興市正新小學,為十七位學生發放助學金,並宣導節能省水等環保觀念。
2019 慈濟基金會參加在義大利羅馬舉行的國際明愛會(Caritas Internationalis)第二十一屆大會,由慈濟美國總會副執行長曾慈慧、慈濟基金會執行長辦公室職工黃恩婷代表與會,先出席22日明愛會婦女論壇,分享慈濟對女性平權的看法,並於23至28日大會期間與各單位交流、分享意見。
2019 由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與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的「海峽兩岸智慧輔助科技研究計畫期中成果交流研討會」,於花蓮慈濟醫院展開,北京天壇醫院、中國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中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及花蓮慈院神經外科醫師等專家齊聚,分享醫療與科技如何協助失智與失能的病患。
2019 宜蘭縣羅東鎮倉前路一間診所20日發生火災,慈濟志工22日前往關懷,並致送慰問金、祝福禮;案主回捐。
2019 慈濟科技大學護理系學生22至26日參加第二屆海峽兩岸產業核心技能素養大賽(廣州賽),獲得醫學與護理類本科組特等獎;此大賽為「2018專業英日文詞彙與聽力大賽」的晉級賽事。
2019 中國大陸福建泉州慈濟志工經民政局引薦,了解泉港第三醫院的精神病患欠缺衣物,遂於本日舉行「用愛鋪路、幸福泉港、疼惜大地、延續物命」捐贈活動,共送出一千零四十件回收新衣。
2019 中國大陸福建漳州慈濟志工於九湖鎮鄒塘村推動環保活動,帶動居民進行資源分類與回收,維護大地環境整潔。
2018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於2018年5月完成五千例造血幹細胞捐贈,本日特地舉辦「髓緣5000愛無限」感恩會暨《阿孫要配對》公益影片首映會,向捐贈者致敬,也藉由公益影片傳播,解開大眾對骨髓捐贈的疑慮。
2018 臺中市東區力行國小二十八位師生到東區慈濟環保教育站進行戶外教學,向志工學習資源分類方法。
2018 臺北市南港區南港路三段一家汽車修理廠21日發生火災,造成一人往生。慈濟志工22日前往市立第二殯儀館關懷家屬,並致送慰問金。
2017 花蓮慈濟醫院、長弘生物科技公司與美時化學製藥公司,是日簽訂共同開發合作備忘錄,進行本土開發惡性腦瘤標靶藥物Cerebraca wafer與腦癌學名藥Temozolomide合併治療臨床試驗。
2017 新北巿八里區慈濟大愛媽媽應林口區瑞平國小邀請,第二度協助該校舉辦畢業謝師感恩茶會,十九位畢業生以奉茶儀式感恩師長教導,並接受師長與在校生祝福。
2017 南非德本慈濟志工在深入本土志工專案第二十次下鄉訪視期間,22至24日分別在伊莉莎白港提納哈(Tinaha)社區和威廉王城匹頓(Peelton)、馬達肯尼(Madakeni)社區舉辦浴佛典禮。
2017 加拿大本拿比慈濟志工舉辦素粽義賣活動,22、23日邀集志工協力完成訂單一千五百七十六顆粽子,所得全數捐作「藍天助學計畫──愛心早餐」基金。
2017 彰化鹿港慈濟志工與大愛媽媽團隊在鹿港國中舉辦減塑救地球宣導活動,逾六百位師生參加。
2016 慈濟新澤西分會在美國總會與紐約分會協助下,首次舉辦社區牙科義診,幫助低收入且無牙科保險的居民,包括紐約、長島及新澤西等地的慈濟志工、醫療人員與醫學生共一百零八人參與,服務五十二人。
2016 慈濟香港分會於九龍佛教慈敬學校舉辦免費健檢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七個科別的檢查及營養諮詢,共有四十七位醫護人員與六十九位慈濟志工參與服務。
2016 慈濟宜蘭聯絡處結合東區慈濟人醫會及當地醫療人員,於會所舉辦環保志工健康關懷活動,提供婦科、牙科、家醫科、皮膚科及中醫等科別義診,共服務一百五十人。
2016 慈濟印尼分會金光互愛組志工接獲通報,關懷八位未獲難民機構援助的阿富汗青少年,是日發放衣物、日用品等物資,並自6月起提供住所及安排語文、電腦等課程,幫助他們適應當地生活。
2016 慈濟菲律賓分會於馬利僅那慈濟環保教育站,舉辦每月一次的本土志工培訓課程,為分會職工,以及馬利僅那市、計順市、聖馬刁鎮等大馬尼拉地區的志工共六百四十一人,講解醫療志業精神與緣起發展。
2016 慈濟基金會22、23日於泰國參加第十三屆聯合國衛塞節(UNDV)慶祝活動,並於23日由基金會宗教處職工鄭佐弘以〈如何以佛教團體的力量推動環保〉為題,分享慈濟經驗。
2016 慈濟美國夏威夷分會舉辦二十周年感恩茶會,感恩志工與會眾對當地志業推展的護持,共一百三十九人參加。
2016 慈濟馬來西亞麻坡支會為籌募麻坡靜思堂建設基金,5月22日至6月4日動員志工八百二十六人次製作素粽義賣,共售出三萬八千八十粒素粽。
2015 慈濟大學舉辦複合式災難演習,模擬強震後實驗室起火,校方啟動由教職員組成的民防團,包含救護隊、安全防護隊、避難引導隊、通報管制隊、消防工程隊等組別,協助疏散師生避難,並投入化學救災。
2015 慈大附中附設幼兒園22、23日舉辦「畢業宿營暨參訪消防隊活動」,訓練孩子獨立自主能力,並加深居家及校園安全觀念。
2015 慈濟大學物理治療學系舉行第四屆實習授袍典禮,三十七位三年級學生在師長、家人見證下,宣誓秉持視病猶親的精神服務患者。
2015 尼泊爾地震慈濟賑災醫療團有感於災區學校受損嚴重,遂在巴塔普曼索里帳篷區成立人文教室,安排歌唱、繪畫、靜思語教學及環保實作等活動,陪伴尚未復課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