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日期:2008/02/17

挑起扁擔繼承志業 新泰區迎接新受證慈誠委員
楊桂玟台北 報導


今日(2/17)的陽光驅散了多日的溼冷,新春萬象更新,新泰聯絡處喜氣洋洋,新春團拜主題為「敬天愛地聚福緣,歡喜感恩過新年」,並迎接七位新榮董及一百一十四位新受證慈誠、委員,祝福他們已成為慈濟人,共同秉持佛心師志,承擔如來家業。

新受證慈誠戴碩呈師兄(濟呈)說,當挑起扁擔的一剎那,思緒卻回到尋根時,謹記證嚴上人的殷殷叮嚀。 [ 攝影: 李生旺 ]


今日(2/17)的陽光驅散了多日的溼冷,新春萬象更新,新泰聯絡處喜氣洋洋,新春團拜主題為「敬天愛地聚福緣,歡喜感恩過新年」,並迎接七位新榮董及一百一十四位新受證慈誠、委員,祝福他們已成為慈濟人,共同秉持佛心師志,承擔如來家業。

◎過心年 迎新年

歷年來,慈濟已受證委員、慈誠的法號開頭依序是:「靜、思」;「慈、濟」;「慮、惟」;「明、本」;「 心、性」。2007年新受證委員、慈誠的法號分別以「慈」、「濟」二字,傳承了慈濟新年輪。然而,一路走來始終不變的是「佛心師志」,皈依弟子隨時提醒自己要「學佛陀慈悲之心,繼師父度眾之志。」以信、以願、恆精進。

證嚴上人曾慈示:「過『心』的年,要把心照顧好。」對這些新受證慈誠、委員更是「心」的新年,一一體驗各關卡「反觀自省」──調整自己的儀容,隨時端正修養行為舉止;「千錘百鍊」──菩薩道上難行能行,經過多重考驗後,永不退轉;「承擔使命」──雙肩挑起如來家業,勇於承擔四大志業、八大腳印;「發心立願」──蓋下指印時,即是誓願傳承靜思法脈,領了《慈濟人精進手冊》,就要弘揚慈濟宗門,把握剎那為永恆。

◎進慈濟 永不後悔

新受證委員張桂英(慈沇),以前她只是慈濟會員,幾年前曾經陪伴子女在澳洲求學,因為白天閒暇無事,所以當地志工熱情邀約她參加慈善志業,也加入見習、培訓課程,回到台灣繼而延續培訓、受證委員。她時時警惕自己,已經是受證委員了,要隨時端正行為舉止,期許盡己之力,遵循證嚴上人說的:「已度度當度,當度度未度。」自己造福,也接引有心人一起來造福。

受證慈誠的邱枝文(濟侹),家族信奉基督教,然而他與佛教因緣特別深厚,但卻尋尋覓覓二十年,才在慈濟找到了心靈的依歸。他說:「『慈濟』,很不一樣!讓內心充滿安定快樂。」每次聽到上人開示總是熱淚盈眶。回憶起1月9日接受證嚴上人親自受證時的感動,更是無法言喻。誰說「男兒有淚不輕彈!」盡是真性情,流露感激、喜悅的淚水。尤其當他體驗過「反觀自省」、「千錘百鍊」、「承擔使命」、「發心立願」後,承擔如來家業的使命更加堅定。邱枝文也感恩所有慈濟人的祝福,更感謝妻子(大愛媽媽黃燕雪)的成全,他說:「進了慈濟,我永不後悔。」

◎堅定道心立弘願

人文真善美電子錄影志工戴碩呈,受證慈誠(濟呈)。他表示原擔任國大代表助理時,掌握權勢在身,生活奢華糜爛,心中卻是空虛,忙到連孩子何時從國小升上國中,都不知道!當初加入慈濟會員和來上社區志工見習課,原本只是順水人情,沒想到竟然越來越喜歡課程內容了。原來當志工是踏實的,更清楚生命的價值為何,更了解未來的生活方向。一向個性幽默風趣的戴碩呈,若與基督徒的太太拌嘴時,總會打趣地化解誤會:「妳是『阿門』,我是『阿彌陀佛』,講不通!只好請『阿拉』來作主了。」

可是此刻,當他雙肩挑起扁擔時,神情無比的莊重,他面對二個竹簍雙手合十,萬分謙恭。事後他分享,原來竹簍裡面裝的是佛經、DVD、上人的著作,集佛陀、上人的慈悲與智慧,讓他震懾不已,不自主恭敬的雙手合十。挑起扁擔的一剎那,思緒卻回到尋根時,證嚴上人的殷殷叮嚀:「佛經白紙黑字是死的,光是唸經沒有用,要去做,慈濟是『行經』的團體。」那一刻,心中的聲音篤定告訴自己:「跟著上人走,做就對了。」「濟呈」已準備好要「繼承慈濟」志業。

扁擔並非太重,只是大家尚未學到「承擔」的方式。即使扁擔麻繩脫落了,沒有關係,不用緊張、不必急,慈濟家人立刻上前幫忙綁好。放鬆心情,彎腰低頭,謙卑為懷,準備好心情再出發,一路上必定有家人隨時協助、補位、扶持。

愛心可以累積,為善可以傳染,慈濟人「用大智慧耳根,聽天下眾生音;用大智慧眼根,看天下眾生相。」如行「信實誠正為大地,慈悲喜捨為和風,智慧妙法為淨水,殷勤精進為陽光,增長一切諸善法,去疑解惑除無明,堅定道心立弘願,愛灑蒼生淨心靈,悲智願行播善種,耕耘灌溉菩提林,人間菩薩一念心,預約淨土在人間。」



一百一十四位新受證慈誠、委員成為真正慈濟人,共同秉持佛心師志,承擔如來家業。 [攝影:黃聰弘]

2月17日,新泰聯絡處喜氣洋洋,新春團拜讓大家團聚一起發好願。 [攝影:陳慈卿]

新受證慈誠邱枝文(濟侹),家族信奉基督教,然而他與佛教因緣特別深厚,但卻尋尋覓覓二十年,才在慈濟找到了心靈的依歸。 [攝影:陳慈卿]

培訓幹事劉玉卿師姊幫新受證委員張桂英師姊別上胸花、委員證及「佛心師志」。 [攝影:賴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