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清晨,臺南市永康區的大愛媽媽們利用晨光時間,在學校裡演出「日食八分飽、兩分助人好、零廚餘最好」話劇,並播放〈廚餘桶的秘密〉影片,呼籲180位小朋友要做到珍惜食物、降低購買欲。謝美華老師表示,在指導學生營養午餐時所遇到的困擾,剛好從話劇及影片中得到答案,不需花費太多的唇舌就能讓孩子瞭解。
平常大愛媽媽在校園裡除了說《靜思語》故事,也常隨著慈濟脈動,將善的理念帶入校園;不僅學生得以熏習,連老師都歡喜受益。
然而,今天這一堂課真的很特別,剛好可以解決老師所遇到的困擾。永康國小3年13班謝美華老師感動地說:「我們只是負責學生的課業,但是大愛媽媽教我們很多生活上的常識和課堂上所沒教的知識。藉著這難得的一堂課,相信小朋友們都能有所領悟和收穫!」並希望小朋友在買東西時先想一想,需要的才買,不是想要就買。
舞臺上的話劇演出,說明孩子在放學回家後,沿路吃了太多的零食,導致吃晚餐時,因吃不下媽媽煮好的豐盛菜餚,而將吃不完的食物直接倒進廚餘桶。晚點下班的爸爸也買了很多的零食回家……幸好,鄰居李媽媽串門子時,帶來了珍貴的影片分享。
「此刻是人類有史以來糧食產量最高的時候,然而全世界每五秒鐘就有兩個孩子餓死。全球的糧食產量,足以供應現今人口的1.7倍,但還是鬧飢荒。因為全世界有1/3 的食物被丟進廚餘桶……」畫面上正播放〈廚餘桶的秘密〉影片,老師和小朋友們認真地看著,影片中骨瘦如柴的飢餓小孩、海地居民上街吶喊暴動、印尼居民在垃圾山裡撿拾食物,和現今很多人把吃不完的食物丟到餿水廚餘桶,強烈成對比,足以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話劇演出中穿插影片播放,大愛媽媽們希望透過影片讓大家能省思,將多餘的食物化為愛心,幫助需要的人,不僅可以減少食物的浪費,也讓自己身體更健康,傳達了「日食八分飽,兩分助人好」的理念。
永康國小訓導處主任周正偉告訴小朋友:「現在全世界很多地方的小朋友沒有食物可吃,希望大家可以做到不浪費食物。從今開始,午餐時就要做到『零廚餘』。」周主任還呼籲大家盡量不要到「吃到飽」的餐廳用餐,因為一般人常常會為了貪小便宜而吃得過飽,這樣反而對身體不好。他也希望大家回去後要告訴父母,一起來響應。
「影片中就是在提醒大家,原來我們浪費了那麼多可以幫助別人的東西!」1年7班許菽修老師有感而發地說。接著她向小朋友們說:「以後若和爸爸、媽媽出門買東西時,如果家裡還有的,就不要再買,真正有需要的時候才買;因為現在要買東西非常便利,到處都有商店。」並且呼籲:「從今天開始,要珍惜身邊的東西,好好的使用它,讓它們發揮最大的效用。」
1年7班賴幸嫻小朋友分享:「以後在學校吃午餐時,我會吃多少挾多少,也要把飯菜吃光光;回去後我還要告訴媽媽,不要煮太多菜,如果吃不完也不要丟掉,下一餐還可以再吃。」
「看了影片後,我知道不可以再浪費食物了,不然全世界很多小朋友會沒東西吃。我以後跟爸媽出去買東西時,我會告訴爸媽,如果家裡還有的就不要再買,若要買就買需要的就好。」3年13班林妍汎小朋友分享她的心得。
而今年八月才剛上任的黃淑燕校長,向大愛媽媽們致意,並感恩大愛媽媽每個禮拜都到學校來陪伴孩子說故事,讓小朋友學習到惜福、感恩;她並希望小朋友在學習後,能落實在生活當中。
最後在〈一家人〉的手語歌聲中,歡喜結束這堂課外課。大愛媽媽們將善的理念帶入校園,讓孩子們不僅能吸收新知、多元化學習,並且啟發孩子們的善根,讓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善念,匯聚成一股善的循環來幫助別人;期望撒播的種子能快速萌芽、日益茁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