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來攪局
每個月的第二個週日,是全台慈濟人帶動社區做環保的大日子。位於各地的環保點,在當日都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環保資源回收分類的工作。今天(9/14)是慈濟大環保日,恰逢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環保回收分類比照平日進行,怎奈辛樂克颱風來攪局。
辛樂克颱風在台灣上空打轉超過五十小時,依然滯留不去,為了不讓社區環保志工身陷於不可預知的危險當中,各分支聯絡處做了緊急應變措施,布達停止做環保的消息。颱風天,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各環保站及環保點還是要達成「安全第一」的共識。
中山八德環保教育站,是志工以舊有材料拼拼湊湊成高低起伏的老舊外觀,佇立在強風驟雨中,顯得迷濛,多少志工的心因此次颱風的肆虐而牽掛著「它」。早上七點,風雨暫時停歇,陳松田師兄就穿著便服,跨上「鐵馬」,迫不及待地跑來巡視環保站是否安然無恙。
◎就是愛環保
屋內急促響起的電話鈴聲,聲聲催人心,原來在正守公園、興安國宅、中原公園的環保點,一些參與環保的師兄師姊與社區環保志工們,正趁著雨勢稍歇後,便展開了一如往常的環保分類回收,他們期望環保站也能如常派車支援。此時志工也不約而同的一一現身在環保站,以身證明「說一畚箕,不如做一湯匙」(意思是說的再多,不如自己去做)來展開環保站人聲鼎沸的一天。
民國78年,證嚴上人提倡「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居住興安國宅的柯一生師兄,立即響應上人惜福愛物的理念,在復興北路民生東路口成立環保點,帶動社區民眾在每個星期天,定點做環保回收分類迄今。
柯一生說:「雖然颱風尚未遠離,社區民眾一早即把聚集一星期的資源回收物堆放在騎樓下,開始做分類的工作。居民熱心參與資源回收,即使是颱風天也停不了呀!」
正守公園旁的騎樓下,陳雪子師姊跟著環保志工們正賣力地做分類。陳陳雪子說:「自從辛樂克颱風登陸的這些天,陸續接到社區民眾詢問的電話,大家都在關心環保工作是否能如常進行。今天有別於昨晚的風強雨大,一早,風停、雨也停。」
陳雪子師姊的同修簡文吉師兄,七點也一如往常地開著自家貨車,一一前往社區民眾住處收集資源回收物。陳雪子師姊笑著說:「每個月的行事曆更改不了啦!」
而在中原公園的環保點由陳宏名師兄負責。面對堆積如山的回收物,在林賜清師兄駕駛的環保車抵達後,環保志工們終於鬆了一口氣,露出了喜悅的笑容,鄰居一看到慈濟環保車來,急忙把家裡堆積的回收物搬到車上來,滿頭銀髮的環保志工陳寶玉開心得笑著跟林師兄說:「感恩哪!」
因為家裡的回收物整整堆積了一個月,陳寶玉說:「如今清理乾淨的感覺真好。」
◎多年如一日
環保車回到八德環保教育站,志工們立即趨前幫忙卸下回收物、做好分類。楊義重師兄一不注意、用力過猛,不慎扭傷了腰,讓大家好捨不得。但大家同心協力的舉動,吸引路過的民眾前來關心:「颱風天慈濟人還在做環保喔!要注意安全喔!」
親切的鼓勵、加油聲,讓現場志工笑容滿滿的說:「感恩哪!」
擅長男士理髮的戴麗雲師姊,工具配備整齊地一一擺放好,義剪活動就開張啦!只要是每個月的大環保日,專職男士理髮的麗雲師姊就從松江路搭公車後、再步行前來,不論晴天、雨天,不管溽暑或寒冬,十年來未曾缺席過。
戴麗雲表示,平時慈濟如有義剪的活動,也會義不容辭的配合,希望有一天不用再為家裡「拚經濟」時,能參加培訓,成為專職的慈濟志工。
莊淵(金鼎)師兄爬上屋頂,小心翼翼地清理覆蓋在上頭的樹枝及雜物,順便檢視漏水的情形,莊淵(金鼎)師兄說:「幸好!這次的防颱準備很周密,遺憾的是屋內因大雨滲透的漏水處還無從修繕起,以致『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的情形無法完全避免。」
多年來,慈濟人追隨上人的環保觀念,深入社區、身體力行的宣導資源回收,讓家家戶戶有惜福愛物的觀念,做到了「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的用心。
即使是在颱風天,志工們趁著風雨漸歇,在環保點就定位。環保站與環保點密切連結的資源回收,在大家的努力下,有了溫暖的畫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