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教育史上,孔子象徵著「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萬世師表典型。每年教師節,各地孔廟 都會舉行祭孔大典,以最隆重的禮儀,表達對孔子無上的敬意。在教育行政單位及各級地方政府 所舉辦的「慶祝教師節大會」中,亦會分別頒發資深及優良教師獎狀,以表彰教師們對社會的貢獻。
板橋江翠國中的學生們,為表達對師長的感恩與敬意,於今(9/21)舉辦「尊師、敬師、愛師感恩茶會」,這場茶會結合了慈濟人文中的茶道與手語,透過悠揚的音樂與茶人對泡茶的敘述,讓在場師生宛如進入一場心靈饗宴。楊珺如師姊說:「歡喜心是一種涵養,能令周圍的人都有如沐春風的喜悅感。泡茶有其適合的溫度、時間與步驟,過與不及都不好喝,待人處世也是如此,不能違背倫理道德。」
接著在茶人的引領下,學生們為師長奉上「三心茶」,所謂三心茶即是具備感恩心、尊重心,以及愛心,讓學生體會不只是在這一天,平時對待父母、同學也要常常具備這三心。同時茶人並請現場師生同飲三好茶祝福自己,即是:心發好願、口說好話、身行好事。
◎以禮相待人間有愛
「中華文化當中最優質的就是禮儀文化,在家孝順父母尊重父母親,在校有禮感恩老師,上自校長下至同學,彼此以感恩、尊重、愛來相對待,希望社會上每一個人也用三心來付出。」張肇智校長說。
教聯會的老師們表演手語「老師心,菩薩心」,現場並點起了蠟燭,盞盞相傳,代表愛的連結與延續。此時全體師生依司儀指令起立,彼此相互鞠躬,「老師,您辛苦了、老師,感恩您、老師,我愛您」的聲音,回蕩在偌大的活動中心。
擔任特教老師已有十九年的吳銘真老師,由衷感恩慈濟人精心策劃安排難得的茶會,透過奉茶的儀式,讓學生了解尊師的重要,以及如何以禮對待他人,是很好的教育課程,希望有一天也能參與慈濟的教聯會,貢獻一己之力。
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研究所的實習老師黃凱羚,對於今天的活動感覺特別的深刻。「整場活動進行的氣氛都十分的隆重、莊嚴,讓人有別開生面的感受,不論學生或是教職員工,感覺的出來大家都十分受到感動,所以未來一定會大力支持相關活動的推廣。」
克己復禮的推廣,強調人人從自我心念的發願與行動開始,期望帶動一個有禮有理的社會,找回人與人之間互相尊敬、以禮相待的人文精神,透過敬師的活動,相信已在每個人心中埋下善的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