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日期:2009/08/17

大愛劇場牽因緣 陳阿嬤感念醫生嬤恩情
林富美、高月白台北 報導


影音新聞
大愛劇場「芳草碧連天」牽起因緣,戲外有段溫馨故事悄然上演──觀眾陳英英女士打電話到大愛台,表示家人受惠於醫生嬤,媽媽非常懷念她,希望能與她的孫子聯絡並探視醫生嬤的大女兒高金英。2009年8月17日早上,魏杏娟、魏良旭姊弟倆特別穿著慈濟制服,撥空到三重的溪尾街,探訪陳黃梅貴阿嬤。


大愛劇場「芳草碧連天」牽起因緣,讓「醫生嬤──阿罔」以前的好友陳黃梅貴阿嬤(右),與魏杏娟、魏良旭姊弟相見。他們在8月17日到三重探訪陳阿嬤,姊弟倆很專注地傾聽著陳阿嬤訴說家中長輩的故事。 [ 攝影: 蕭嘉明 ]


大愛劇場「芳草碧連天」真實人物魏杏娟與魏良旭,日前為了八八水災,南北奔波忙碌不已。2009年8月15日,魏杏娟、魏良旭與林嘉莉等演藝人員,當天一早南下屏東災區幫居民打掃;下午又到慈濟大甲聯絡處分享並募款。隔天(8月15日)又到大愛台接受觀眾捐款的call in電話。

2009年8月17日早上九點多,姊弟倆特別穿著慈濟制服,撥空到三重的溪尾街,探訪陳黃梅貴阿嬤。在前往陳家的車程中,魏杏娟說明著此行的因緣:「近九十歲的陳黃梅貴阿嬤和六十三歲的大女兒陳英英,因為看大愛劇場「芳草碧連天」,打電話去大愛台而和我聯絡上。在電話中,陳英英說她小的時候常到我們家,對我的阿嬤很有印象,阿嬤很照顧他們,她和媽媽都很想念我的阿嬤!」

「因為這齣戲的關係,把這些老朋友都找回來,我阿嬤還活著的話,都一百零五歲了……」魏杏娟很感慨的說。

◎行醫只為救人,阿嬤憶念醫生嬤恩情

一見面,陳黃梅貴阿嬤就熱情的招呼來訪的志工坐、吃水果。年近九十歲的阿嬤,精神敏銳,說話有條不紊讓人不禁讚歎。

「你的阿嬤做人真好!」陳黃梅貴阿嬤握著魏杏娟的手,重複地說著。「過去我生九個小孩,四個兒子五個女兒,孩子發燒去拿藥,阿嬤都不收錢;我說藥材也要錢,後來她才收較便宜的費用,阿嬤很疼我。」

魏杏娟帶來醫生嬤的照片,陳黃梅貴阿嬤拿在手裡流淚感傷的說:「看到她的相片,就像看到她的人。」

「阿嬤,你怎麼認識醫生嬤?」魏良旭好奇地問。

「就是她啦!她牽的線。讓我認識醫生嬤!」陳黃梅貴阿嬤指著大女兒陳英英。

阿嬤說,因為陳英英出生未滿月就體弱多病,有時一天要看兩次醫生,後來因為英英既發燒又腹瀉,朋友介紹去看醫生嬤。陳黃梅貴阿嬤感念恩情,家中養九斤雞曾帶去送醫生嬤,清明節做的鼠麴草粿也會分享,醫生嬤很高興有這樣的朋友,有時也會向她傾訴:「不知怎麼了,女婿魏宏安總是不喜歡跟我講話。」

陳家搬離迪化街約四十年,當陳英英訂婚並親自送喜餅給醫生嬤時,卻碰上醫生嬤的告別式,令陳黃梅貴阿嬤心疼不已。阿嬤說:「年輕時曾經負氣離家出走,醫生嬤像媽媽一樣留我住一晚,第二天再親自送我回家。沒有嘮叨地念我,只叮嚀我,要把孩子照顧好。」

魏杏娟與魏良旭拿昔日醫生嬤與家人合照的相片給陳黃梅貴阿嬤看,年近九十的她,依然還清晰認得相片中的人,對其家人如數家珍。阿嬤說:「醫生嬤總是很忙……」

「你有沒有看過我的阿公?」魏良旭問陳阿嬤。

「有喔!你阿公像『安樂公』。好命,都是你阿嬤在……」陳阿嬤揚聲說。

「喔!我阿公像『安樂公』你沒講,我們都不知道。」聽到「安樂公」三個字,魏杏娟眼睛一亮。

「我阿公都沒做事?」魏良旭進一步追問。

「吃飽閒閒的,沒事坐在一邊,沒做什麼,會打招呼啦!」阿嬤回憶著。

阿嬤讚揚醫生嬤很好心,照顧小嬸(阿味)一家四口。「明賢都已經當阿公了!」魏杏娟進一步說著阿味的兒子──明賢的近況。

看著醫生嬤的黑白照片,陳阿嬤不禁哽咽,不捨她這輩子的辛勞與磨難,回憶在話家常中娓娓道來。魏良旭讚歎阿嬤非常有情,時過境遷還念念不忘。阿嬤的小兒子陳錦泉說:「雖然沒未看過醫生嬤,但是,以前就一直聽她提起醫生嬤的事,媽媽很感念她的恩情。」

「你們的阿嬤做人很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讓你們出好子孫,出好子孫!」阿嬤有感而發。

「您的孩子也很孝順!」魏杏娟也讚歎著阿嬤的兒女。

「對啊!大兒子從上海打電話回來說要捐款,小兒子也安排假日要到災區幫忙打掃。」陳阿嬤很欣慰地說,大家都在為著這次的水患(八八水災)盡一份心力。

陳黃梅貴阿嬤重複地說著醫生嬤的往事,讓人見證「大愛劇場」劇中的故事呈現,是那麼地真實。

◎老友重逢,悲喜交集

陳英英隨著魏杏娟回娘家去探視她的媽媽高金英,還帶著早已準備好的禮物。陳黃梅貴阿嬤因年事已高,行動不那麼方便而未同行。

來到天母,當陳英英見到醫生嬤的女兒高金英臥病在床,不禁紅了眼眶。魏杏娟安慰陳英英說:「媽媽是菩薩,接引家人進入慈濟。以前為了媽媽的病四處求神拜佛,上人叫我們說,與其你去求菩薩,不如自己來做人間菩薩。媽媽雖然有病苦,三世一世修,二十幾年都吃素沒造口業,是真修行。」

「媽媽,你知道嗎?她是阿梅的女兒……」魏杏娟靠在媽媽耳邊介紹陳英英,剛開始媽媽沒有反應,後來嘴唇動了起來。陳英英難過地在旁流淚,心疼與不捨溢於言表。

「我是以前阿梅的女兒,小時候媽媽常帶我們姊妹去給醫生嬤看,我曾經在雜貨店幫忙一個月,您還幫我介紹男朋友,您可還記得?」陳英英在高金英耳邊說著往事。高金英阿嬤因為癱瘓無法表達,時而眨眼時而動唇,不知想說什麼……只見淚水已滑落,魏杏娟也陪著掉淚。此時看護也在一旁陪伴、互動。

看護王瑞雲照顧高金英阿嬤已經十幾年,與阿嬤感情深厚,在她的用心照護下,阿嬤原本蜷曲的手腳,目前已恢復且非常柔軟,沒有褥瘡、不需再抽痰,也不再進出大醫院,令魏家人感動。當「芳草碧連天」播出的時段,她會開電視讓阿嬤聆聽,有時阿嬤好像回憶起什麼事,竟嗚咽了起來,令看護不捨。

陳英英離去前,附在阿嬤耳朵旁邊輕聲說:「要好好保重,心情放輕鬆,要勇敢,祝福您趕快康復。」久別重逢,雖然悲喜交集,但也圓了陳家一家人心中多年的心願。


「我是以前阿梅的女兒,小時候媽媽常帶我們姊妹去給醫生嬤看,我曾經在雜貨店幫忙一個月,您還幫我介紹男朋友,您可還記得?」陳英英隨著魏杏娟回娘家探望母親,她在高金英阿嬤耳邊說著一段塵封往事。 [攝影:蕭嘉明]

陳英英(右)探視高金英阿嬤,久別重逢悲喜交集。看到昔日好友臥病在床,雖然萬分不捨,但也圓了陳家一家人心中多年的心願。 [攝影:蕭嘉明]

近九十歲的陳黃梅貴阿嬤,看著醫生嬤阿罔的照片感傷流淚地說:「看到照片像看到她本人,阿嬤做人很好,照顧過很多人。」 [攝影:蕭嘉明]

魏杏娟與魏良旭帶著家人的舊照片,前往三重探望年近九十歲的陳黃梅貴阿嬤,陳阿嬤(中)和女兒陳英英(右一)、兒子陳錦泉(右二)ㄧ起看著照片,並回憶醫生嬤對她的照顧。 [攝影:蕭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