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日期:2009/09/19

從八八水災談災難新聞寫作──西屯區人文真善美共修課程記實
楊志卿台中 報導


今天(9/19)下午兩點,西屯東大園區佛堂裡,舉辦「災難新聞採訪寫作」課程,參加的志工合計二十一人。八八水災重創南台灣,中時退休記者陳志成蒐集十幾篇精彩報導,一一分析其優點和不足之處。對記者來說,這些都是考驗、挑戰。


八八水災重創南台灣,中時退休記者陳志成蒐集十幾篇精彩報導,一一分析其優點和不足之處。 [ 攝影: 管連修 ]


今天(9/19)下午兩點,西屯東大園區佛堂裡,舉辦「災難新聞採訪寫作」課程,參加的志工合計二十一人。講師陳志成先生在中國時報記者服務二十九年後退休,他也是周秀鳳師姊的先生。

八八水災重創南台灣,中時退休記者陳志成蒐集十幾篇精彩報導,一一分析其優點和不足之處。對記者來說,這些都是考驗、挑戰。

講師引用戰地記者羅伯‧卡帕的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如果你的報導寫得不夠好,那是你靠現場不夠近!」講師陳志成先生把這句名言做為開場白, 並介紹羅伯‧卡帕出生於1913年,1954年在越南踩到地雷殉職,得年四十一歲。

講解實例1:現場感
士兵中彈一剎那的照片,是由戰地記者羅伯‧卡帕拍攝,他自己就身處在子彈可以打中的範圍內!真令人難以置信,這是出生入死的作品;越戰時,戰地記者殉職的人員有數十人之多;當時使用照相機的經驗是「遇強則強;遇弱則弱」。

講解實例2:現場感
台東知本温泉區的金帥飯店倒塌照片及報導,照片是在知本溪的對岸拍攝的,除了記者報導之外,也有一篇謝志昌先生的讀者投書:「我的家,金帥飯店倒了」

講解實例3:真實感
「記者涉險進六龜,溪漲困工寮」、「轟!轟!轟!潰堤洪水衝向我」這是聯合報二十七歲女記者李恩慈的親身經驗;受困沙洲、花七小時爬進災區,一切都歸功於腎上腺素與意志力;沿途攀爬、垂降、涉溪,並在沙洲中的工寮驚險過夜。內容把同行的六名美濃消防分隊隊員姓名,以及草南社區遇到的張有財等六名人員姓名都列出,消防分隊長帶領脫險後說:「我們六個消防兄弟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和記者有場這麼驚險刺激的『一夜情』。」具有十足的真實感。

講解實例4:現場感
「路寸斷屋懸空,心快跳出來」記者張家樂隨空勤隊直升機深入南投災區報導。沿途所見神木村、濁水溪、水里鄉、等,描述內容口語化,很有現場感。至於如何能坐上直升機採訪,人際關係要夠又有份量,一些祕訣都傳授給我們。

同時,如果為善不欲人知,捐款就不會來到你手中,所以,左手做的事要讓右手知道。(講師說:雖然聖經裡有句話,左手做的事不要讓右手知道,但是為善要人知,善款才會湧入。) 

講解實例5:一張好的照片,抵得上千言萬語
「嘉義縣梅山鄉太和村振興宮嚴重傾斜」
「高雄縣六龜鄉新開部落三十二人遭活埋,國軍前往災區路程艱險」(走到沒有路)

講解實例6:鄉下人的用語,忠實寫出來,就很感人!
「母困山區5天,鄉長冒險送糧」:
四十八歲的竹崎鄉長見到母親忍不住落淚說:「阿母,我是擔心妳!」(講師建議用「我是煩勞妳」,更口語)母親告訴兒子:「你是鄉長,先救別人,我嘸要緊。」

講解實例7:說故事的能力
「小林村滿目泥流,孤零2民宅」
全村有四百九十一條亡魂在此,記者描述了小林村村名的由來,全村只剩下地勢最高的兩間民房,小林村位置圖,搜救現況等。

講解實例8:客觀的報導
「空勤隊直升機不幸墜落山谷」,「直升機墜谷3人掛樹上」
這一件悲劇英雄事件,為了救人,犧牲生命;也帶給民眾感受到安慰。當時為了短時間報導此事件,區分為五個現場:
(1) 檢察官驗屍現場
(2) 屏東內埔農工
(3) 特搜及救難人員現場
(4) 空勤總隊現場並訪問總隊長
(5) 軍方,報導機齡三十二年的老舊直升機
再予以合併整合,成為客觀的報導。

講解實例9:語言要貼切,也要有名有姓
「佳暮4英雄報告,135位村民全救下山了!」
「救族人佳暮4英雄再出發」
在描述為了脫因而開闢臨時停機坪,如果有面積坪數、直徑的米數,有數字會更清楚;報導中,村民為他們打氣:「你們是英雄,吃飽再上山吧!」太太賴曉文懷孕八個月,母親柯禹玉看著四人整裝待發,不敢多說什麼,只說:「一切就交給神吧!」講師說:「不敢多說什麼,只說一切就交給神吧!寫得真好!」

講解實例10:郵差在現場的照片讓報導活起來
照片:「海角九號……信往哪送」
「兄弟啊,來拿信」郵差唱名悼亡者
六龜鄉新開部落死亡三十二人,在六龜鄉郵局服務近三十年的郵差蔡有利唱名悼亡者,
他說:「如果有幾位能了無牽掛的走,我就放心了。」看到這張照片,心中有無比的震撼!短短五、六百字報導,寫得很傳神很動人。

講解實例11:要交待清楚
「車變水族箱,里長暗夜潛水救便當」
嘉義縣布袋鎮貴舍里長張文香,三天兩頭跌入魚塭,都大難不死,負傷救出慈濟人,把一百個便當發給災民,才回家敷藥。
這個報導有個疑問:便當掉下水,仍可撿起來,便當還是熱的送到災民家?就誇張了。記者如果把便當包裝的狀況描述,就會更清楚了。

講解實例11:溫暖人心的報導
「泰雅千里送愛,上阿里山助鄒族人」,
「救災人員經過林邊火車站的照片」,
「屏東縣佳冬鄉災區,一位民眾拿著家裡的神像,到水源處刷洗。」

講解實例12:親臨現場
「腳踩之地,黑紅色屍水冒出」
形容描述死亡四百九十一人的小林村處處血水,如果沒有親臨現場,就寫不出這樣的報導。

講解實例13:圖說很重要
「曾文水庫越域引水位置圖」
「小林滅村都怪越域引水?」
「越域引水工程,考慮永久停工」
「小林村與土石堆置場位置圖」
「圖說」很重要,比寫一千個字還清楚。

講解實例14:平衡報導
因為災民變得很大,記者被牽著走;至於政府官員說話要小心,否則會被修理。
例如:「甲仙鄉民副主席,揪吃選飯」,以及婉拒外援事件,外交部和消防署各說各話;此時雙方都要問清楚做平衡報導。

講解實例15:不符合社會觀感的事
「小林村紅色警戒,水保科赴彭湖旅遊」
「駐日代表不在駐地,水災遊歐,馮寄台道歉」
像這些都是公務員心態,休假是我的合法假期,但是卻不符合社會觀感。
講解實例16:真情照片,溫馨故事,
「阿里山部落,老阿嬤為阿公理髮的照片」
「布農旋小朋支捐出存了一年的竹筒撲滿,來救助族人的照片」
「林邊鄉”情人節快樂”看板,感謝阿兵哥救災」
「所羅門群島的酋長捐4千」,當地的月收入不到四百,記者有感動報導。
「棄2人6狗,死時相依偎」
「韓戰老兵捐了一百萬」,報導中有國旗和兩位蔣總統的照片掛在住家牆壁上。
「回家的路,如此艱辛」:家屬頭七回鄉,紛紛涉水而過,水流湍急,有人差點被沖走,場面驚險。

講解實例16:再次說明,一張好的照片,抵得上千言萬語
「自力重建,災區展現生命力」,這張照片的氣氛有如名畫「拾穗」一樣。

最後,以2009年8月25日出版的第513期慈濟月刊的照片及內容做例子:
P.30慈濟師姊救災關懷,惡水阻路,相互扶持走入甲仙鄉的身影。
P.36在軍方裝甲車幫忙運輸下,發放便當給林邊鄉災民;
P.55林邊火車站的照片
P.57五歲小娃兒累翻在媽媽的腿上睡著了
P.58太麻里溪沖毁公路鐵路及村莊
P.79醫療志工為阿兵哥擦碘酒
P.86香積飯的準備

作結語時,陳志成再度引用戰地記者羅伯‧卡帕的名言: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 如果你的報導寫得不夠好,那是你靠現場不夠近!」

民國84年台中中港路衛爾康火災死亡六十四人的採訪經驗,家屬認屍時,只要靜靜跟在慈濟師姊膚慰時的身邊,就能聽到第一現場的聲音。又想到慈濟援建的中寮國小,數千人集腋成裘,台灣的愛,真的很多,他更肯定我們要以善以愛為寶傳承下去。志工給予陳志成先生熱烈掌聲!

台中東南區的李玲師姊當下整理了講述內容重點:
(1) 把名字寫出來有真實感
(2) 報導口語化
(3) 現場感
(4) 符合身份的口語
(5) 說故事的能力
(6) 關鍵上不要怕省字
(7) 交待清楚
(8) 平行衡報導
(9) 客觀的報導
在場的各位給予讚歎的掌聲!

結束前,播放西屯區人文真善美志工製作的影片「幸福的活水」,描述林秀蘭師姊的人生故事,講師陳志成給予高度好評。最後在欲罷不能的氣氛下,結束了今天圓滿的課程。


9/19下午兩點,西屯東大園區佛堂裡,舉辦「災難新聞採訪寫作」課程,參加的志工合計21人。 [攝影:管連修]

講師藉由照片和剪報,一一分析說明,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攝影:管連修]


西屯人文真善美志工認真聆聽,並振筆急書記錄。 [攝影:管連修]

東南區李玲師姊非常用心,整理了十個重點,表示今晚要和他們社區的真善美志工分享。 [攝影:管連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