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同樂 見證大愛人文
2016/07/17◎ 朱志剛/高雄市 報導
2016年7月17日,下午二時三十分,慈濟志工冒著溽暑,來到高雄市路竹區快樂家園養護中心。這是每兩個月固定舉辦的活動,要為中心住民帶來歡樂,讓寂靜的養護中心,注入快樂的氛圍,怯除心中鬱悶。養護中心住民二十五人、工作人員六人,和慈濟志工十七人,總共有四十八人,一起參加這次的關懷活動。
李艷秋志工主持「耳聰目明」團康活動,精心錄製「各種形式、車輛、動物及人類」等等的聲音,讓阿公、阿嬤辨認究竟是什麼聲音?阿公、阿嬤玩得不亦樂乎。 [ 攝影: 洪肇懇 ]
「慢慢來、再聽聽看,這是什麼聲音呢?想一想平常時常聽到的聲音?『火車聲』!哇……好棒喔!有獎品!」志工們融入其中,耐心地協助和陪伴阿公、阿嬤,玩有獎徵答「耳聰目明」遊戲,阿公、阿嬤玩得不亦樂乎。
慈濟志工在2016年7月17日的下午二時三十分左右,冒著溽暑、頂著酷熱艷陽天,來到位處於高雄市路竹區快樂家園養護中心。這是每二個月固定一次,舉辦與中心住民同樂的活動,要為中心住民帶來歡樂,讓寂靜中心,注入快樂的氛圍,怯除心中鬱悶。
在活動進行之中,人人笑開懷,笑聲取代了咳嗽聲、嘆息聲。有安養中心住民二十五人、工作人員六人,和慈濟志工十七人,總共有四十八人,一起參加這次關懷聯歡活動。
這間位於路竹區竹南里的「快樂家園養護中心」,係由私人所創建,提供專業的生活服務、照護與關懷。在中心的住民,部分人病重,不能講話或表達不清,甚至是臥床。用輪椅推到大廳中參加活動者,也隨著個人身體情況的不同而有所差別。不過,相同的是他們臉上的表情,都露出久違的笑容,笑得真誠、開心,甚至還不停地點頭、或張大眼睛。
快樂家園養護中心院長趙幗俊,讚嘆地說:「慈濟的同樂活動是持續性辦理的,且每次志工都來很多人,跟老人家的互動是雙向的,而且幾乎每位中心住民都能體會到一對一的照顧,讓每一個人,都有被尊重和關愛的感覺。讓大家都很盼望這一天趕快到來。」
◎快樂健康的人生
「愛灑關懷,帶來的不只是歡樂,我看見喜悅還有無私的大愛,阿公、阿嬤有著像親人陪伴的安全感和寧靜的心。」志工王綉雅比手語,陪伴著阿公、阿嬤有一種真情流露、心靈相契的感動。
「大魚大肉、呷甲肥肥,腹度那圓圓、定定走病院,青菜水果三頓定食....呷菜、呷菜上健康,呷菜乎你呷甲百二……」志工活潑的〈呷菜尚介讚〉手語團康帶動,跳出健康與活力。
志工在活動中設計簡單、易玩的還有唱歌、遊戲互動,活動開始宣導祝福語,打造蔬活健康人生,創造愛與關懷的社會,由你我共同付出行動開始,讓世界因為你我而變得更美好!
李艷秋志工主持「耳聰目明」團康活動,精心錄製「各種形式、車輛、動物及人類」等等的聲音,讓阿公、阿嬤聽聽看,這是什麼聲音呢?想一想平常時常聽到的聲音?志工們融入其中,耐心協助陪伴阿公、阿嬤玩有獎徵答遊戲,阿公、阿嬤玩得不亦樂乎。
◎不請之師 傳遞愛的力量
「人人不請自來,為苦難者做不請之師,付出是快樂的。」每次的關懷活動,慈濟志工們多會邀請各社區的社團志工們參與,付出情感,付出愛。志工們也把握著每一次的機緣,活動結束後,留下了一次次法喜和快樂。
已參與好幾次橫、直笛演奏大師石介標,自備演奏樂器,拖著揚聲器,準時進入會場,歡喜地參與此次關懷活動。演奏〈桃花鄉〉、〈滿山春色〉、〈白牡丹〉、〈望春風〉、〈高山青〉等五首,志工臨場伴唱伴舞,老歌新唱,正合阿公阿嬤的口味。輕快的歌曲與舞蹈,中心內長者們手也微動起來了,高潮迭起,欲罷不能。
活動進行中,在座黃阿嬤,原本面無笑容且帶著憂鬱的眼神,終於神情有著些微的變化,有時跟著節奏打拍子,有時用雙手擦拭著泛紅的眼眶。志工們前去關懷,她分享是因為「想到與家人相處歡樂,如今孤單落他鄉」。臺前活動繼續進行著,志工們輕聲柔語膚慰陪伴,神情已釋懷。
「可以再來一首嗎?」在活動尾聲,多次參與活動的石介標,應觀眾安可曲要求,再次表演特技以雙鼻孔演奏直笛。當音樂響起,優美旋律飄盪在養護中心的上空,阿公、阿嬤與每一個人都沉浸在輕快優美老歌〈十八姑娘〉的旋律中,心情似乎也跟著輕鬆起來。當音樂緩緩停止,時間彷彿也停止了流動,阿公、阿嬤與志工們皆意猶未盡地期待著「再來一首」。
志工身旁洪阿嬤一邊聽橫笛的演奏,卻一邊不停拭淚,表示觸景傷情,聽老歌懷念起與老公相處時的情景,志工們隨即輕輕地揉背膚慰陪伴。
◎愛就像一家人
安養中心住民盧先生,知道今天要辦活動,早已在大廳門口樹蔭下找好定位。當聽到歌聲響起,「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相依相信彼此都感恩……」時,不禁感傷的掉下眼淚來。盧先生噙著眼淚說:「慈濟給我的感覺,真的就像是自己的家人一樣,很温暖,每到下班時間,就會不覺的抬頭望著路邊看,慈濟人有沒有來。」「我已沒其他親友,只剩慈濟人的關懷照顧。」
現年五十七歲盧先生,自幼為養父母收養,原家住岡山區,平日以打零工為業,養父母往生後,就近在朋友經營水果攤幫傭,乃遷居阿蓮區。2015年7月8日因二度中風,病情嚴重,全身插滿了管子,在朋友及慈濟的濟助下,住到快樂安養院,從此與慈濟結了好因緣。如今在慈濟人關心照顧下,拔除管子,並持續做復健,病況已逐漸好轉。他說:「我發願學走路後,當可幫助其他中心住民。」
短短一小時半的活動,透過音樂的演奏、活力的舞蹈、手語的美善、心靈的愛灑,讓中心住民及阿公、阿嬤有著溫馨歡樂的時光;讓受傷的年輕住民,找到安定前進的力量;讓受病痛之苦的住民,心中長久抑鬱的情緒找到了出口。也讓志工見證愛灑人間、撫慰人心的力量,創造生命的美好、愛與善的循環。
兩個月一次的關懷活動,就在與中心住民及阿公、阿嬤互道再見聲中,圓滿結束,大家都相互期待下次的再相逢……
圖左: 志工活潑的〈呷菜尚介讚〉手語團康帶動,跳出了健康與活力。[攝影者:洪肇懇]
圖右: 已參與好幾次橫、直笛演奏大師石介標,自備演奏樂器,拖著揚聲器,準時進入會場,歡喜參與此次關懷活動。[攝影者:洪肇懇]
圖左: 洪阿嬤一邊聽橫笛的演奏,卻一邊不停拭淚,她表示觸景傷情,聽老歌懷念起與老公相處時的情景,志工們隨即輕輕地揉背膚慰陪伴。[攝影者:洪肇懇]
圖右: 住民盧先生知道今天要辦活動,早已在大廳門口樹蔭下找好定位。2015年因二度中風病情嚴重,在朋友及慈濟濟助下,住到快樂安養院,從此與慈濟結下了好因緣。[攝影者:洪肇懇]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