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了角的家 志工善巧補位
2016/07/22◎ 蔡素玲/臺中 報導
2016年7月22日晚上,慈濟基金會社工員朱怡君來到臺中市南區本土環保站,與四十六位志工作個案研討。慈濟的訪視工作是由專業的社工員,與在社區深耕的慈濟人所搭成的網絡,深入社區暗角「親耳、親眼、親手、親腳」田野調查,讓需要幫助的人不會被遺漏。

訪事幹事蘇李燕麗(右)與志工余旻玲(左)在白板上畫出個案家系圖,說明個案情況,聽取眾人意見。 [ 攝影: 吳啟志 ]

慈善是慈濟志業的根基,從1966年證嚴法師於臺灣花蓮創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初期與五位弟子,以縫製嬰兒鞋、從事農作等微薄的收入開始慈善工作。這樣的善行感動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從買菜錢裡省下五毛錢投入竹筒,做為幫助孤老貧病者的濟助金,開啟了救貧、救苦、救急、救難的慈善工作。

五十年後慈善依舊是慈濟不變的方向;慈善工作救濟的方式有長期濟助與急難救助。善款的運用要一元當兩元用,所以慈善工作要達到「直接、重點、務實」,就必須借助訪視工作的落實,才能在「合情、合理、合宜」的情況下給予幫助。

慈濟的訪視工作是由專業的社工員,與在社區深耕的慈濟人所搭成的網絡,深入社區暗角「親耳、親眼、親手、親腳」田野調查,讓需要幫助的人不會被遺漏。

「訪視的目的是甚麼?」慈濟基金會社工員朱怡君,於2016年7月22日晚上,來到臺中市南區本土環保站,與四十六位志工作個案研討時這麼問大家。除了怡君,資深訪視志工蔡賴秀麗,還有即將參與南區一訪視志業的社工員馬凰苑,也一起參與這次的討論。

訪視對每位參與的志工而言各有不同層面的意義,然而最終目標都希望個案能在受助後,找到重新站起來的力量,從受助到自助甚至能助人。陪伴個案重新找到自己生命的亮點,是一條長遠的路,重新建構家庭功能,與社會接軌更是考驗著志工的智慧。

訪視志工林淑美提出關懷的個案,一位單親媽媽經歷兩次家暴的婚姻,前一段婚姻生了大兒子和女兒,第二段婚姻生一個女兒。身兼三個工作,清晨四點到菜市場幫忙開店,然後到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當隨車清潔服務人員,外面上完班,回到家帶著孩子一起做手工,一天睡不到五個小時。

一個女人家帶三個孩子不容易,媽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她相信「翻轉人生要靠教育」,所以在孩子求學階段,她努力掙錢給孩子補習。即將升大學的大兒子,高中就讀的二女兒,暑假過後要讀國中的小女兒,他們不滑手機,不迷電玩。

林淑美說:「接手這個案四、五年了,這一路走來,媽媽一直用身教來教導孩子,努力賺錢持家,關懷孩子。每次家訪時孩子都會出來陪我們聊天,很有禮貌。」這個家雖然有缺角,但媽媽給孩子的愛不曾缺少過。

志工蕭秀蓉也提出個案,父親吸毒、販毒,多次進出牢裡。還不到四十歲的媽媽因為精神狀況不佳,無法工作,也無心教養孩子,卻生了五個小孩。原本很乖巧的兩個兒子,卻因為父母不良身教,導致在十八、十七歲的年紀也步上父親的後塵。

蕭秀蓉說:「這個案從2007年接手關懷,其中曾給予急難救助、長期濟助,一年多後改為居家關懷至今。」七、八年來的關懷,蔡賴秀麗語重心長地回應:「個案的父親原本有兄弟會資助,但時間一長,手足心寒,不再過問。若我們不幫他的話,怕他們會做出更驚人的事,要幫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這真的是很嚴峻的考驗。」面對這樣的難題,志工也產生無力感。

社工員朱怡君提出看法:「慈濟人最厲害的是鍥而不捨的精神!這個家庭缺了一個角,孩子模仿大人錯誤的身教。家訪時請師兄補位,跟孩子聊天,用你們良好的身形,讓孩子有好的學習對象。」

志工余旻玲則分享八十二歲媽媽照顧中風兒子的個案,雖然案主提出不需再濟助,但志工還是會繼續陪伴。訪視志業隨著社會型態的變遷,也需有不同的應變,朱怡君說:「我們以前對個案是補他們不足之處即可,現在要做的是『預防性』的補助。」真正的苦是心靈的病苦,心靈的苦才會逼人真正站到懸崖邊,這時候若沒人拉他一把,掉下去的可能就是一個家。

三個個案皆有不同的關懷方式,朱怡君分享,曾經有志工向證嚴法師請示,個案條件轉好了是否就可以結案?上人反問:「他離苦得樂了嗎?」「離苦得樂」的前提是要有人幫他們拔苦,「苦既拔已,復為說法」,而說法最好的方式就是志工的長期陪伴,誠如賴秀麗說的:「每個個案都能成為我們的會員,讓他們也成為能幫助人的人。」

苦的來源不是只有經濟問題,更多時候是心的迷失,所以訪視的目的應以「淨化人心」為當務之急。而慈濟人在社區深入需要關懷的家庭,用愛陪伴,以智慧關懷,在每個缺角的家庭,隨機以不同的角色及時補位,社會就會處處充滿溫暖。

圖左:  四十六位志工與社工員,在本土環保教育站進行舊個案研討。[攝影者:吳啟志]
圖右:  南區資深訪視志工蔡賴秀麗(站立者),前來分享訪視經驗甘苦談。[攝影者:吳啟志]
圖左:  慈濟基金會社工員朱怡君(灰衣者)前來與志工經驗交流,現場提問:訪視的目的是甚麼?[攝影者:吳啟志]
圖右:  蕭秀蓉面對棘手的個案,充滿無力感,藉由研討會,大家互相加油打氣,找出對個案最有幫助的方法。[攝影者:吳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