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飛翔』見證良醫典範
2011/06/18◎ 陳春淑/新北市 報導
6月18日周末的早上,「台北慈濟醫院」靜思書軒舉辦一場心靈講座,邀請大愛劇場「讓愛飛翔」本尊李裕祥醫師與同修陳金枝師姊來現身說法,分享他們人生的心路歷程,如何從名醫變良醫,開啟慧命的美善人生。
透過「大愛網路電台──點亮心光」節目主持人點點師姊的引言,李裕祥醫師分享從醫以來的心路歷程。 [ 攝影: 葉世春 ]
6月18日周末的早上,「台北慈濟醫院」靜思書軒舉辦一場心靈講座,邀請大愛劇場「讓愛飛翔」本尊李裕祥醫師與同修陳金枝師姊來現身說法,分享他們人生的心路歷程,如何從名醫變良醫,開啟慧命的美善人生。
透過「大愛網路電台──點亮心光」節目主持人點點師姊的引言,李裕祥醫師分享行醫以來一路的轉折。「在面對無常時,家人的陪伴與互相扶持最重要。」而他人生的後半場,因為罹患癌症而有了急轉彎;也因而認識了慈濟,日子過得更充實、更有意義。
◎人生大轉彎 開啟善門
「台北慈院」婦產科主任李裕祥醫師,曾經是婦產科名醫;在事業如日中天時,不幸罹患鼻咽癌,從醫生變成病人的他,親身嘗過病苦的滋味,讓他重新建立生命的價值觀。
接生超過一萬七千位新生兒的李醫師,因為治療鼻咽癌的過程留下後遺症,造成話說得不清楚;但是他隨身帶著上人的法照,跟隨上人腳步。「相信自己做的對,就會感動人。」李醫師發心懺悔過去不好的習性,「遇到有送紅包的家屬,我會以她們的名義,將紅包轉為祝福的善款捐贈出去。」李醫師轉念之後,為更多的產婦及新生兒的植福。
「第一次見到上人是在台北分會,被上人的慈悲眼神所震撼。」李裕祥醫師說:「投入義診的過程,更能體會到城市與鄉村的差距。偏遠地區民風保守,有金枝師姊在旁適時招呼,更能化解患者的心理障礙。」多替別人盡一點力,多付出一點關懷,這就是李醫師加入「人醫會」參與義診的原動力。
然而,退休之後的規畫,並沒想到會來慈院上班,李醫師是為上人慈悲濟世的大願盡一份心力。雖然是職工的身分,卻是以志工的心情,把醫院當成自己的家,甘願做、歡喜受。
具備助產士資格的金枝師姊,知道李醫師工作很忙,主動的到產科當志工,協助來看診準媽媽們,彼此之間不只是醫病關係,就如同好朋友一般。李醫生笑稱,他們是買一送一。
◎感恩有您
雙向溝通中,多位李醫師接生寶寶的家長一一表達感恩之意。民眾卓女士表示,李醫師是大家人生中的貴人,改天要把家族中,讓李醫師接生寶寶全找來跟醫師相見歡。
有位民眾以口琴吹奏「慈悲的心路」,悠揚的音樂聲迴盪在人與人之間。「自己剛開始對癌症很恐慌,但在李醫師定期的照顧,現在病情穩定。」對醫師的感恩不知如何表達的她,才會以吹奏口琴來感謝醫師。
第一位到現場的民眾成曉金,長期護持「大愛電視臺」,更是大愛劇場的忠實觀眾,透過跑馬燈知道這個活動,特地前來參加。在簽名活動中還與李醫師有約,下周(6/25)新舞台的心靈講座,還會到場聆聽李醫師的分享。
多位李裕祥醫師接生寶寶的家長,特地帶著小寶貝們前來參加講座。在活動的尾聲,親自獻上感恩賀卡感謝李醫師,現場十分溫馨熱鬧。
藉由這次的心靈講座,不僅讓民眾了解李醫師從名醫成良醫的真實歷程;也看到大醫王的風範;醫療行為不只是看病而已,若能將愛與醫療結合為一,醫病關係就會很溫馨。
圖左: 周末的早上,「台北慈濟醫院」靜思書軒舉辦一場心靈講座,邀請大愛劇場「讓愛飛翔」本尊李裕祥醫師與陳金枝師姊與會分享。[攝影者:葉世春]
圖右: 民眾以口琴吹奏「慈悲的心路」感謝李醫師的醫病之情。[攝影者:葉世春]
圖左: 在簽名活動中,第一位來到現的民眾成曉金表示,下周(6/25)新舞台李醫師的講座,還會到現場聆聽。[攝影者:葉世春]
圖右: 現場多位李裕祥醫師接生寶寶的家長,特地帶著小寶貝們前來參加,並親自獻上感恩賀卡感謝李醫師,場面十分溫馨熱鬧。[攝影者:葉世春]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