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人瑞每日身心環保 十歲孩童力行週一無肉
2010/05/17◎ 陳清香/台北 報導
在關渡園區的慈濟四十四周年布展,透過環保實例,與平日共修經藏的法相對應。前來參觀的百歲人瑞黃張蘭花響應環保已二十年,不僅身體力行,也日念三萬句佛號,淨化心靈。而十歲男孩胡世穎則全家力行週一無肉日,出門「環保三寶」(杯碗筷)不離身。

百歲人瑞黃張蘭花(中)每天趁運動時撿寶特瓶,也日念至少三萬句佛號淨化心靈。 [ 攝影: 黃莉美 ]

2010年5月14日天母社區人文讀書班,約百位學員至關渡園區參觀四十四周年布展,透過環保實例,與平日共修經藏的法相對應。百歲人瑞黃張蘭花響應環保已二十年,不僅身體力行,也日念三萬句佛號,淨化心靈。十歲男孩胡世穎全家力行週一無肉日,出門「環保三寶」(杯碗筷)不離身。

天母社區人文讀書志工翁雪慧表示,平時大家都坐在室內共修,趁著四十四周年布展期間,主題恰為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環保,帶著學員走出教室,透過環保實例,與平日共修經藏的法相對應。

近百位學員分成四組,分頭觀賞草根菩提影片、瞭解慈濟緣起、環保七化與菩薩十地及環保教育。

◎巧解福字 有衣有田又有口

志工林文雄站在都蘭山照片前,說起證嚴上人修行起緣及小木屋克難歲月的故事。他幽默地說,即使上人當時連三餐溫飽都成問題,仍不改其救濟病苦的決心。亦解析「福」字就是有衣、有口、有田,只要有衣服穿、有飯可吃那就是福,現在的人真的要學習少貪、少欲。

也以「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勉勵學員,不要老是當孝子孝女,幫子女準備房子車子等,讓子女學習靠自己努力,這也是子女可以給他們的下一代很好的身教。

這段幽默逗趣的解說,讓學員留下深刻印象。

環保七化呈現的是目前推動方向;菩薩十地則透過環保志工的生命故事,印證十地之法。環保教育館亦從地球遭受毀傷的實例,教育大眾如何將日常生活環保化,力倡「1.53 一日五善」,減少碳足跡。

◎經典傳家 身心環保遇知己

人文班學員簡秀蘭走進人文出版品區,馬上往《經典》攤位走去,簡單看了展示雜誌後,主動向志工索取訂購單。她表示,先前有一期主題介紹海洋生態,其中有個地點碰巧是娘家雙溪,除了有分懷舊外,更學到以前所不知的故鄉事,收穫特別多。她的小孩也對《經典》的主題感興趣,融合地理與歷史的內容,學到課本以外的知識,因此趁這機會給自己與孩子一份人文禮物。

百歲人瑞黃張蘭花也在女兒黃美枝陪伴下參觀布展。黃美枝表示,媽媽自二十年前響應資源回收,趁著清晨外出運動時,隨手撿寶特瓶,收集到一定數量時,再送到環保站。不僅身體力行環保,連心靈環保也都徹底,參加人文讀書班外,每日至少念三萬句佛號。

草根菩提簡碧霞現身說法,六年前先生往生後,在女兒鼓勵下走出來做環保。她說:「以前在家看電視,一天也就這樣過去了,真的很難過。」自從出來做環保後,每天都很開心,而且好睡;現在只要一天不出來做,就會很難過。簡碧霞也鼓勵學員做環保不僅愛護大地,還可以交多許多談心的老朋友。

◎全家力行 每週一為無肉日

芝山國小大愛媽媽蘇育柳,帶著分別為十、八及五歲就讀美國學校的小孩參觀布展,還到環保教育站,讓孩子實做分類。

「因為認同慈濟,所以1998年剛到美國達拉斯時,主動找上聯絡處,看看有什麼事可以做。」蘇育柳在美期間,曾參與老人院關懷,也進入美國人文學校當志工,把平日所見所聞,機會教育自己的孩子,讓人文理念落實於家庭生活。

「我們全家星期一都吃素喔!」胡世穎、胡明穎兄妹一邊開心吃著香積飯,一邊訴說連爸爸都樂於配合這屬於全家的環保實踐。

蘇育柳說,孩子們喜歡做環保,出門也都自己攜帶環保杯、碗、筷。「希望大家都很幸福!」哥哥胡世穎在竹筒投下零錢時,也誠心許下這個心願。

◎認領竹筒 學子存錢發好願

北台灣技術學院大一學生二十一位,在負責公共服務課程的林老師陪伴下抵達園區。只見每位同學汗流浹背,原來參觀布展前,已先到環保教育站做分類。

趁著同學稍事休息的時間,志工恭敬奉上三好茶,並分享如何在生活中力行三好及慈濟竹筒歲月由來。機械系的阿彥同學知道竹筒由來後,覺得意義重大,當下便表示也要帶一個竹筒回去,每日存下零錢,日後可以捐出來幫助有需要的人。

志工吳嘉博也與學生們分享環保十指口訣及大狗達拉做環保的故事,鼓勵學生們不要輕忽回收的小動作,垃圾也能變身賑災用物。末了,有一群劍潭區導覽志工風聞林文雄師兄的導覽功力及幽默風趣,法又入心特地前來取經。林文雄也以自身經驗傳承,讓劍潭區志工滿載而歸。

圖左:  志工林文雄(左一)幽默逗趣的導覽,讓學員印象深刻。以「福」字解析,只要有衣可穿、有飯可吃那就是福,學習少貪、少欲。[攝影者:黃莉美]
圖右:  大愛媽媽蘇育柳(右一)全家力行週一無肉日,孩子出門也都自己攜帶環保杯、碗、筷[攝影者:黃莉美]
圖左:  劍潭區導覽志工前來取經,志工林文雄(左一)傳承經驗。[攝影者:黃莉美]
圖右:  北台灣科大:阿彥聽完竹筒歲月由來後,深感意義重大,也主動表示要帶一個竹筒回去存好願。[攝影者:黃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