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日期:2008/11/23

分享加上團康靜思語 宜蘭蕙質蘭心班體會「真愛才有真幸福」
范美淑宜蘭 報導


遠從各地來的外藉配偶,千里迢迢來找幸福,幸福找到了嗎?其實,幸福不用找,幸福就在你身上,這是陳勗修師兄今天(11/23)在宜蘭區蕙質蘭心成長班分享的講題「真愛才有真幸福」,另外還有宜蘭區教聯會老師帶來的手語團康及注音符號教學,在教學中帶入靜思語,讓大家一起珍惜現在的幸福。


陳勗修師兄以輕鬆風趣的方式談「真愛才有真幸福」,讓學員們如沐春風。 [ 攝影: 許榮興(本繽) ]


遠從各地來的外藉配偶,千里迢迢來找幸福,幸福找到了嗎?其實,幸福不用找,幸福就在你身上,這是陳勗修師兄今天(11/23)在宜蘭區蕙質蘭心成長班分享的講題「真愛才有真幸福」。

什麼是真愛?真愛就是:「無怨、無悔、無所求,歡喜付出的心。」首先,勗修師兄播放了一些動物舐犢情深的照片,告訴大家,其實真愛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只是有時候會忘了這樣的感覺,照片中所有母親對孩子無怨無悔的付出就是真愛。只要付出真愛,自然就能感覺到自己真幸福;相反的,當你一直要求,就會感覺到自己越來越苦,越來越不舒服,這樣的感覺充滿你整個人,就算幸福來到你的身邊了,你又怎麼感覺得到呢?

話鋒一轉,勗修師兄開始和媽媽們討論起孩子的親屬關係,孩子不屬於母親的,孩子是屬於自己的獨立人格,要讓孩子有自己的空間,自己也才會有空間。這時會場中有一個小孩四處走動,勗修師兄和這個小孩握手互動並把小孩抱起來,他開始從兒童心理學的觀點來分析孩子的行為,並提醒媽媽們:「孩子的內心,好比蝸牛的觸角,只要一被壓抑,就會馬上退縮,退縮之後要何時才能復原不得而知,所以對孩子要多鼓勵,少阻止。」

什麼是幸福?有事可做、有苦可受、有人關懷,三者俱足,就是幸福。勗修師兄舉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讓外藉配偶們,從平凡中發現幸福。他舉自己照顧父親走完生命終曲為例,告訴大家,人終其一生所追求的是快樂的壽終正寢,要達成這個心願,平時就要多植福。他說:「人生有兩本存摺,一本存的是金錢,一本存的是福田,你看不到存福田的那一本還有多少,所以平時就要多植福,有福就能把大災難化小,把小災難化無。」

台灣和家鄉有很多的不同,哪一個比較好呢?其實每一個地方都很好,只要習慣了都一樣,因為幸福不是比較出來的,而是經營出來的。不要為了自己多什麼、少什麼而起煩惱心,這樣你會不快樂,你的老公也會因為你而不快樂,連你的小孩也因此而得不到快樂。勗修師兄教外藉配偶們,每天都要和家人抱一抱,營造家裡的氣氛,並主動付出。最後勗修師兄送給在場所有人,營造幸福的小祕訣,他說:「在家多做事、出外做好事、沒事不惹事、有事達共識、善解一切事、自然就沒事」,把握這些原則,自然就沒有煩心的事。

今天的活動,除了有勗修師兄主講的「真愛才有真幸福」外,還有宜蘭區教聯會老師帶來的手語團康及注音符號教學,在教學中帶入靜思語「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告訴學員們,福用盡,悲就來,所以要知道自己的福,珍惜這份福,且隨時把福傳出去,為自己再造福,藉此啟發她們的善念。

另外,跟隨媽媽來的小朋友,也在教聯會老師及慈青的大哥哥、大姊姊的帶領下,進行教學活動。教聯會的秀慈老師,以手偶劇的方式,講述人際相處的小故事,用寓教於樂的方式,告訴孩子要學會合作才能達成目標。雖然孩子的年齡層從幼稚園到國小中年級都有,但故事內容生動有趣,小朋友個個聚精會神的聆聽;慈青的大哥哥、大姊姊們則以行動劇的方式,教孩子們認識動物,愛護動物,並教孩子利用色紙摺出青蛙造型的作品,最後讓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並分組進行色紙青蛙跳遠競賽,讓孩子從中獲得鼓勵與成就感,啟發孩子愛護生命的慧命。


學員報到情形,師姊熱情接待。 [攝影:許榮興(本繽)]


金鈕老師以靜思語來上注音符號教學。 [攝影:許榮興(本繽)]

陳秀慈老師以說故事的方式告訴小朋友:「口說壞話,如口吐毒蛇。」 [攝影:許榮興(本繽)]

知心相契時間,師兄師姊與學員們互動融洽。 [攝影:許榮興(本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