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緣 帶著愛和祝福往前行  
2016/06/25◎ 黃靜蘭/高雄 報導
104學年度的高雄慈濟青少年成長班,在6月25日高雄靜思堂舉行圓緣,共有二百一十三位參與者(委員慈誠三十八人、教聯會十六人、社區志工九人、慈少學員九十五人、家長學員五十五人)。

志工與學員們互相擁抱、祝福與感恩。 [ 攝影: 駱武德 ]

104學年度的高雄慈濟青少年成長班,在6月25日下午高雄靜思堂舉行圓緣。高三的孩子,也將結束在慈少六年的日子,即將展翅飛翔。

◎菩薩十地關關過 心靈十境嚐美食

「菩薩道看似遙遠,只要有心起而力行,總有到達的一天。期待人人步步踏實、精進不鬆懈,以清淨智慧、無私大愛,喚醒慈悲、善良本性,才能登上十地圓滿的境界。」圓緣活動課務組依然為學員設計了闖關活動,讓大家把每個月學習到的「菩薩十地」,做一次不一樣的考驗。

在「發光地」時,以紅豆及煩惱紙用氣球吹走,象徵把煩惱無名去除,學員有些不會吹氣球,光是把氣吹入氣球內就相當費力了,熱熱的炎夏臉上滿滿是汗,當完成任務時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在「焰慧地」時以三人成一組,二人當闖關者嘴巴塞糖果、眼睛戴上眼罩,一人當引導者,指引二人通過障礙物闖關,引導人要不斷提醒,關注行進中的腳步,一句一步的指引。

在「難勝地」時考驗學員的定力,將球丟進去板內任何一個洞,即完成任務,力量過大或過小都無法使球進,經過多次的失敗,心慢慢靜下後就能達成任務。以不同的遊戲複習內容外,也讓大家闖關獲得點數,換取家長們和志工特別準備的餐點。

◎帶著愛繼續往前 收穫成長滿行囊

「在慈少三年的我,要國中畢業了。首先,我要感恩媽媽陪伴我在五年的親子成長班,三年的慈少班,共八年的時光,讓我有機會在慈濟大家庭,成長與學習。」忍辱隊學員白瑜睿站在220講堂臺上分享。三年來陪伴她的隊輔媽媽們不斷地鼓勵,讓她有勇氣面對不一樣的挑戰。白瑜睿說自己是個膽怯的孩子,三年來和隊員分享、承擔、成就每一件事,今年要上高中的她,還會繼續留在慈少與大家一起學習與成長。

「我已經在慈少三年了,從一開始的懵懂無知,到現在可以幫忙師姑;在慈少大家庭中,我學到很多不一樣的知識或事物,很多都是在一般生活中學不到的。慈少大家庭是個很溫暖,也是個充滿歡笑與淚水的地方。」善解隊學員鄭羽絜說,在這裡交到了許多的好朋友,她真的非常開心可以進入慈少,高中還是想繼續待下去,因為這裡是個非常溫暖的地方。

「很榮幸的能站在這臺上發表感言,我家的中菩薩是感恩隊的黃千瑜以及佈施隊的黃俊凱,回想當初剛接觸慈濟的活動是國小的親子班,那時候是我女兒小二的那一年,也剛好我在上班的地方遇到挫折,很感恩在每一次課堂中收穫滿滿,尤其遇到不順心時就會有很多感人的事,以及靜思語在旁鼓勵自己,沒有過不去的事,也沒有走不過的路,總有辦法解決。每一次我都很珍惜每個月的這半天……」正業隊謝曉伶家長分享。

◎愛語關懷和祝福 相聚有緣很幸福

「很喜歡這個時段,在這裡有幸與大家結緣,慈少在資深志工陳也春及朱妍綸校長的陪伴,爸爸媽媽陪著孩子一起成長,相信未來慈少會一路陪伴大家成長。」志工陳稘澐擔任慈少班的班主任,在圓緣的時刻祝福著大家。

「我並不在乎自己表現的如何,我只在乎孩子們的成長,條條大路通羅馬,每一個人的才能不同,而才能哪裡來,從大愛與感恩來,大愛來自智慧超越自己的領域,感謝大家的參與,祝福孩子及爸爸媽媽事事順利。」朱妍綸校長是教育功能團隊主要窗口,平時除了陪伴教育功能團隊外,更關心每個人在學習上的點點滴滴。

圓緣活動從下午展開前置工作,有人排桌椅,有人還在默契闖關活動的進行順序,也有家長和學員在和敬廳的後半部安排動線,二百一十三位參與者(委員慈誠三十八人、教聯會十六人、社區志工九人、慈少學員九十五人、家長學員五十五人),直到晚間九點十五分,溫習著這九堂課的歡笑點滴,相約九月新學年課程再相見。

相聚總是緣份,在慈少待了六年的孩子,此時帶著眾人祝福和滿滿的愛,往另一個方向前行。未來是不可預知的,但是過去和現在卻是真實存在著幸福。

圖左:  學員用紙盒遮住桌上的地圖,透過鏡子的反射,依地圖所示畫出路徑,即完成此遊戲。[攝影者:駱武德]
圖右:  學員用地墊端球至另一端的桶子內,即可完成攻站,但因當天風力稍強,使得學員端球更需小心翼翼。[攝影者:駱武德]
圖左:  朱妍綸(拿藍色扇子者),跟著教育志工表演傳統舞蹈,期待能為大家留下美好的圓緣[攝影者:駱武德]
圖右:  教育功能團隊以手語演繹一首「陽光眷戀的地方」,與學員們彼此勉勵。[攝影者:駱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