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開示
 
心寬念純、禮教之美
 
 
禮教之美,美在食衣住行有節度──
舉手投足間展現禮儀,
守節守分寸,拿捏合宜。

禮教之美,美在入群處眾能得體──
開啟智慧良能,明辨是非;
立定人生方向,貫徹前行。

禮教之美,美在通情達理有人文──
志與願並行,建立人品典範;
守護道德,導正社會形態。

《論語》中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做人的根本,不能離開「禮、義、廉、恥」,只要自小培育道德涵養,人生方向就不會有偏差。

六月二十日,慈濟小學舉行今年度的畢業典禮。在典禮上,孩子們穿著學士服,一一上臺接受老師撥穗,當時我在臺下看著這些有福的孩子時,腦海中卻浮現了貴州孩子的身影。

◎貴州孩子的禮教之美

貴州是中國歷史上素來貧窮的地區,農耕不易,謀生艱難,有幾句話形容當地生活的窮與苦:「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兩銀。」然而,當地的居民都展現樂天命、安貧樂道的本性,孩子們天生具有生活的本能。

春芝的家住在貴州山上,母親外出打工,兩個姊姊也外出讀書,從山中的家走到學校要花費一、兩個小時。小春芝還沒有上學,所以負起顧家的責任,要放牛、餵豬、養雞等等。

慈濟人為了貴州扶困計畫,挨家挨戶訪查時,春芝特地出來迎接,很有待客之道,趕緊燒水奉茶,在石頭疊成的爐灶中以乾稻草、樹枝生火燒水,手腳俐落地洗淨杯子。當杯子洗乾淨之後,水也燒開了,就去拿茶葉來泡茶。

聽到記者與春芝的對答,就知道她平常捨不得喝茶,但是客人來了,就要拿好茶招待,讓人好生疼惜。慈濟人臨走時想牽著春芝的手走到門外,她還懂得請慈濟人先走,自己殿後送客,唱歌道別,歌聲很悠揚,讓人聽到她的純真,也看到了她懂得禮貌的一面。

另外還有相依為命的成花、成勇二姊弟,因為父親往生,母親改嫁,本來是要和奶奶同住,但是為了不增加奶奶的負擔,孩子們就自己生活。十二歲的姊姊為了讓弟弟受教育,自己讀到小學三年級就休學到城市裡打工,所以成勇很獨立,在破漏的房子裡,生活起居都自己打理,挑柴、砍柴、挑水,樣樣難不倒他,還能用功讀書。

貴州孩子的生活都是自己料理,即使房子裂縫處處,他也會把家裡整頓得乾乾淨淨,收拾得很整齊,很有生活禮節。所以,禮不只存在於人與人之間,能把自己的生活料理得很整齊,這也是禮。

◎以禮規範自我

「禮」即是「理」,是做人的根本道理;不只將自己的身體儀表料理得乾乾淨淨,所住的空間,也要整理得有條有理。有禮之人,才有真正的善念;尊重別人、感恩別人,就表示出心中的那一分善念,有善就有福!

其實,人在成長階段,從「幼」教而「小」學至「中」學及「大」學,每一個階層都有應學的禮儀。在小學及中學所學習的禮儀,只是以家庭為範圍,而上大學則意味著下一階段即將步入社會,因此,已然是成人的大學生,應該學習處眾入群的禮儀,懂得與他人應對的禮節。

於小學習得倫理道德,於大學習得專業的知識技能。所謂「術業有專攻」,進入大學教育,分科別系,依興趣才能而填選志願,同時擇定人生未來的方向。

人生若是懵懂、方向不定,就會受到外在影響衍生欲念,掉入陷阱而更加迷茫,道德觀念淪喪;若社會地位愈高,則受到影響的負面範圍就愈廣。

唯有「禮」才能使人不踰越規矩,約束自己不犯錯;人生路要依於道而行,方向無絲毫偏差,才能堅定道德觀念,進而引導他人按部就班,循規蹈矩。

◎幸福人生的抉擇

難得人生,來一趟可不容易。佛教指出眾生輪迴六道,這六條道路,就是天堂、人間、畜生、餓鬼、地獄與阿修羅。很多人嚮往天堂,沒有人願意淪落畜生道、餓鬼、地獄等處,而阿修羅好發脾氣,這樣的人生也很痛苦。

所以,人生方向不能有所偏頗,一定要守好自己的本分。在人間,不孝父母、不敬師長,與畜生無異;不知禮儀、不知感恩,和其他動物沒有差別。

人人都希望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中,而「幸福的家庭」基準為何?隨著各自的盼望與追求,很難界定。其實,只要能好好地守住本分,自愛又能付出,就是最幸福的人;一般家庭中,父母親總是堅毅走過坎坷,辛苦培育孩子,盼望孩子能成龍成鳳,而孩子如果懂得感恩、報恩、盡孝道,這就是最幸福的家庭。

各位都是有福的孩子,在此時,六條道路任由你們選擇。無論福報或是惡業,都是每個人各自的人生存款,如果只是享福,就是一直往銀行提領存款,卻沒有再存入,如此,終有領空的時候。相信大家都曾在過去生中行善積福,才能生在臺灣,出生在好家庭,受高等教育,因此在在都要知福。知福的人再惜福,惜福更要造福。

◎立志為典範

每個人來到人世間,都有應該扮演的角色。無論我們扮演何種角色,一定要有模有樣,既然受了高等教育,將來是社會的菁英,穿衣就不能邋遢,儀容要自己梳理整潔,展現出有禮的行儀;在儀容上慎重,就表示對人的敬重,這才有禮貌。

社會上陷阱很多,要記得「三人行必有我師」,好的榜樣,我們一定要學習;不好的形象,我們也要感恩他現相教育我們,讓我們能警惕自己不犯相同的錯誤,墮入醜陋的人生。所以,也要用智慧來選擇朋友。

每個人本就具有天真本性,是因為受混亂的社會環境影響,把本性熏染偏差,也亂了軌道。此時,唯有以美的人文相互熏習,才有希望。做人的道理,就在於「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全都在「理」與「禮」之中。

我們要立志做一個真有品質、有品德的典範;慈濟人要當人間菩薩,就要做出「人品典範」,醫師志為「人醫典範」,人文工作者志為「人文典範」,教育工作者志為「人師典範」。慈濟人的美,不只是外在的美,更是「質」的美,只要我們固守天真本性,自然就美。

◎心寬念純、禮教之美

「心寬就是善」,放寬心胸,容得賢與能;「念純就是美」,像小春芝一樣,能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中守住純真本性,舉止動作都是美!心寬念純就是美善,就是令人歡喜,這也是人文的根本。

我們努力的空間還很大,現在應該要提倡禮貌運動,社會不能喪失「禮」;禮若失,理就失,會淡化人們本具的道德觀。

所說的「禮」,也就是做人根本的道理,所以慈濟大學裡有茶道、花道的課程,社區也常舉辦茶花道等人文課程,其目標就在教導人回歸心寬念純之美善境界。

有「禮」,才有人文。人文所表達的是一種美,但這個美並非舞臺上的表演,那只是「文化」罷了;真正的美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舉手投足之間展現文質彬彬的氣質,這才是「人文」。

還有,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以禮相待、互重互愛,這才是待人之道。人人能夠愛人、被愛,就不會敵對鬥爭;沒有敵人的人,隨處都能平安。社會上很多的衝突都是因為無禮,所以相互看不順眼,就發生事端。

難得來人間一趟,應充分發揮生命的價值,自愛愛他,樹立人品典範,才能受人尊重與敬愛。

(摘錄自2006.06.17志工早會開示、2006.06.24志工早會開示、2006.07.05志工早會開示、2006.07.06第二梯暑期大專慈青心靈成長營圓緣開示、2006.09.16志工早會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