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師!成功啦!紙又回來咯!」
這是第一次製成再生紙時的興奮心情,孩子們快樂的歡笑聲洋溢在整個教室裡。
紙的心聲
記得那年教三年級的一個班級時,有一天在「道德與健康」的課本上,讀到「紙的心聲」,小朋友很用心的朗讀著,他們把自己想像成一張紙,揣摩著紙的心情與感受。
我是一張被丟棄在垃圾桶裡的紙
垃圾桶裡又髒又臭
回想以前
我本來是一棵大樹
住在深山裡
水土保持
美化環境都靠我
生活真快活
有一天
工人把我帶進工廠
我變成了各式各樣的紙和木材
有的木材變成公物住在各地
有的紙被印成書住在圖書館裡
真是新奇
誰知道
很多同伴被浪費
書被弄得髒兮兮
公物被任意丟棄
現在的我每天都在傷心哭泣
我要回去
我要回去
純真的孩子,在感性的朗讀聲中,都有了很大的領悟。
「紙」本來是生長在深山裏的一棵大樹,自由自在,非常快活,但是進入工廠後,紙的命運開始有了很多的變化,到最後功能用盡時,還要被丟棄在又髒又臭的垃圾桶裏,它,終於忍不住傷心的哭泣了。
「紙為什麼哭呢?」「如果你是那張被丟棄的紙,心中有什麼感觸?」我提出這兩個問題問小朋友,小朋友都很認真的思考,並一起熱烈的討論著。唉!紙的命運的確令人同情,但是面對困境只是一味的哭泣,並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啊!
藉著一連串的思考,我提出了上人的靜思語來給小朋友省思:「哭泣不能消除昨日的哀傷,只會消除明日的銳氣」、「人生有許多的困境,必須勇敢的面對,冷靜的用智慧去處理。」、「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從失敗中站起來。」等等。
「嗯!垃圾桶裡的紙,不能再哭了,要勇敢的站起來!」「老師!我們來做再生紙,好不好?」「好啊!」
現代小蔡倫
於是,我陪著這群「現代小蔡倫」一起來造紙了!
在再生紙的製作過程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孩子的用心,他們搶著做好事,絕不落人後。那是上課前一天,我詢問班上同學:「誰的家裡開電器行,明天請帶一部果汁機到學校來,老師會付錢購買。」沒想到,小朋友居然利用當天下課時間打電話回家,沒多久,三位家長就悄悄的拿三部果汁機來了,當時我真的好感動,孩子多麼貼心,多麼自動自發啊!
上課時,全班共分成三組,每組一部果汁機,小朋友們分工合作,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紙漿打了一桶又一桶。工作中也有孩子熱心的想幫忙,卻把紙漿打翻了,反而幫了個倒忙,弄得教室裡一團亂!我看得好著急,但想到他是真心想幫忙,只是不小心打翻了,就不斷的提醒自己要善解,要包容啊!
再生紙的製作真是一波三折,因為大家都從不曾做過,所以我們只有不斷的在嘗試錯誤中學習。在一團忙亂中,我還誤把小朋友放在濾網上的一團紙漿看錯了,不知那到底是麵糰還是紙呢!
第一次,小朋友的實驗沒有成功,因為抄網的洞太大。第二次,雅雯拿來衣架、褲襪做成的抄網,在水盆中撈起紙漿,再放在走廊上吹乾。「哇!老師!成功啦!」姿伶響亮的叫聲,帶動了全班的喜悅,再生紙終於製作成功了,被丟棄的紙又重新獲得了新生命!我趕緊找來許多再生紙的資料,給孩子們機會教育。
使用再生紙的意義
我們一般都將紙類分成原生紙與再生紙兩大類。原生紙是以原木漿做原料,再生紙則是使用回收的舊紙做為原料。使用再生紙最重要的意義在於資源循環再利用,避免森林被大量砍伐而致匱乏。國內每月兩萬餘噸的模造紙市場,若以再生紙取代,相當於每月少砍四十萬棵樹,一年下來可拯救四百八十萬棵樹木。根據環保署完成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回收廢紙可減少75%的製紙能源和50%的製紙用水,同時也能減少75-95%的空氣汙染。一張紙最少回收兩次,才是紙資源最理想的處理方式。
紙張在印製成書後,可做第一次回收,再印製為再生書籍、稿紙及便條紙;第二次回收之後,才製成衛生紙,用完即可用掩埋方式處理,轉化為土壤肥料。
台灣的再生紙使用,目前多偏重於工廠用途,如瓦楞紙箱和一般的外殼用包裝。目前台灣一年的廢紙進口量達一百二十五萬噸,高居世界的第二位。可見國內紙品用量之鉅,亦可見國內廢紙回收系統的建立仍有待加強。
深切的期盼,能有更多的現代小蔡倫,投入再生紙的DIY行列,讓森林更茂美,讓滿目瘡痍的地球更有生機!老師們,讓我們一起用心吧!
再生紙DIY的方法
一、準備材料及工具:
1雜誌、報紙、廣告單、筆記本、牛奶盒等廢紙。
2果汁機。
3寬口深容器。
4抄網(利用破絲襪、晒衣架、木條、圖釘製成)。
5抹布。
6染料。
二、作法:
1打漿:
(1)先去除廢紙膠皮。
【牛奶盒內外膠皮須撕除】
(2)廢紙撕成小碎片。
(3)加水浸泡。
(4)放入果汁機中加水打散成紙漿
2抄紙:
(1)紙漿倒入寬口容器,攪拌均勻。
【此時可加入染料】
(2)用抄網抄約0.1公分厚的紙。
【抄網時將水和紙漿,輕微搖一下】
3去水分:
(1)蓋吸水紙。
【亦可將抄網直接掛在陽光下晒乾】
(2)翻過置於桌上,用抹布吸去水分。
(3)拿起抄網。
4乾燥:
(1)從吸水紙上取下未乾的紙,平放在平滑物上。
(2)由紙中間向四周,將空氣驅除。
(3)自然乾燥(也可以用吹風機,或熨斗隔布燙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