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0

靜思兒童
讓愛傳出去
天母佩珍老師天母國小 謝佩珍老師
  
班級經營的理念與策略~~讓愛傳出去:建構「親師生」三贏格局

◎前言:
這幾年,看到那麼多流浪老師,在僧多粥少的局勢下,為了謀得一份教師工作,哪怕只是擔任代課老師,都得四處報名,爭相角逐那鳳毛麟角的名額。從筆試、口試、試教到面談,有如過關斬將般一關一關的被考驗著。他們轉戰南北各地,還沒有正式的收入就要支付為數可觀的報名費,這或許還不打緊,最令他們無法承受的是一次次的落榜、一次次的受創,那才真的叫人心疼!看到這般景象,我們這群已經是編制內的老師,怎能不好好珍惜這份目前極為外人稱羨的「頭路」,好好發揮生命的良能,去勤耕這塊教育福田?
說起來其實很汗顏,擔任教職至今滿二十四年了,但真正懂得把這份職業當成「事業」在經營的理念,是在十一年前才具雛型,更在接觸慈濟教聯會,受到證嚴法師的靜思語薰陶後,對教育的內涵才有更深的體悟,從此,百年樹人的教育工作便成了我畢生的「志業」。

一、 做中學、學中覺

回想這二十四年來,自師專畢業後,除了帶過一屆高年級外,就一直在中年級的級任或自然科任的教學中打轉,因此對中年級的課程和學生的習性掌握還算自如。但沒想到十一年前,在我的寶貝女兒即將成為小一新生的前一年,為了配合她的生活作息,並想藉此了解低年級課程的情況下,愛女心切的我居然勇敢地選填了自己最沒把握的「一年級級任」。
哇!任教一年級,有如新手上路般緊張,壓力更有如排山倒海般襲來,而煩躁、忙碌的生活也自此日復一日的重演著。因為深知教學經驗之不足,加上責任心的驅使,所以那段日子裡除了參加既定的研習外,我頻頻向同事、家長請教,一刻也不敢鬆懈。那兩年在和家長的互動中,我掌握了四個方向:
1、勤於寫信和打電話與家長們聯繫,增進彼此的了解與情誼。
2、廣邀家長前來協助校外教學和節令活動,藉此了解班上孩子的學習動態。
3、鼓勵家長參加各種成長班別或是親子教育講座,以利親子、親師的溝通。
4、以靜思語來培育孩子的善念,也藉機淨化家長的心靈。
雖然一年不到,我的嗓音由高亢甜美惡化到低沉沙啞,一頭烏黑的秀髮也逐漸白了二十多根,加上「幼小銜接教育政策」、「小精班教學政策」接踵而至,熬夜居然成了家常便飯,因此豐腴的臉頰逐漸削瘦,魚尾紋也增多了。但或許正如前人所說的:「善用智慧,危機就是轉機」,一項又一項的班級經營策略,在日後一步步的幫我突破了教學的瓶頸,讓我逐漸優游在愉快的教學中。啊!萬萬沒想到轉換教學軌道的這步棋,竟然成為我教育生涯的轉捩點!

二、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經營一個班級就像在經營一個「家」、一個「企業」般需要巧思。老師若能堅持大愛精神,以智慧在班上營造「愛」的氣氛,相信親、師、生之間定能產生愛的循環,且生生不息。所以在與學生結緣的一開始,我就先依循下列三個步驟,來佈局甜蜜的交集:

1、喜相逢:剛接新班時,在看過學生的基本資料後,如是中、高年級,就先向之前的級任老師 詢問,探知學生的學習概況,接著再利用暑假一一以電話向家長致意,表示歡迎他們的孩子來到班上,也藉此預先探知家長對孩子的期待,以及孩子在家的生活概況。這時,手上的兩份記錄,將是日後輔導學生最好的參考。倘若接任的是一年級新生,那麼和家長的聯繫得更密切才行,而且在必要時還要充當忠實的聽眾,傾聽家長對孩子的「如數家珍」,總之要用方法挑起話題,聊得越多,我們掌握得就越多。電話中如果有機會能和孩子先談一談,那是最好不過了,因為,新老師溫柔甜美,以及讚賞鼓舞的話語,絕對能讓他們興奮不已,甚至期盼開學呢!

※一通短短幾分鐘的溫馨電話,很可能贏得家長和學生極為深刻的好印象,甚至建立良好的友誼,所以這條「愛的熱線」一定得把握。

2、不單調的學校日:兩年一換的班級,原則上會有四次的學校日活動,如果每次都舉開傳統式的座談會,在沒有討論主題的情況下,談的絕多數是孩子的缺點,再不就是某些家長霸著老師發牢騷,話題老在原處打轉,結果兩三個小時的座談會結束了,那些客氣的、靦腆的、因孩子表現不佳而自卑的家長已沒機會開口。常此一來,與會的家長肯定一次比一次少。所以在平日我就會先適時利用聯絡簿、電話、或在巧遇家長時就主動談起孩子的學習發展,與家長分享孩子進步的快樂,或是與家長共商誘導孩子的策略,以真誠的關懷取得家長的信任。因此我在往後的幾個學期,會視當時可運用的人力資源,使學校日「多元化」,且深具意義。例如第一學期的「相見歡」,就先向家長報告教學理念、教學計劃、班級經營策略。當天或一周內立即成立班親會的組織,推選正、副總幹事及總務組、活動組、文書組等召集人,以利班務的推動。

之後的三次學校日我曾經如此安排:

(1)、親子旅遊報告:孩子上台以相片或圖表向大家報告旅遊的點滴趣聞和心得,而家長可以一開始就在孩子身旁輔助、壯膽,或是隨後做補充說明。親子唱做俱佳的結果,當天不但賓主盡歡,還衍生出日後加辦了一趟苗栗「南庄之旅」校外教學,至今仍令大家回味無窮。
(2)、家長讀書會:老師在暑假前就為全班先選定了一本班書,書名叫「竹屋」(適合中高年級)。內容的前三分之二是適合孩子們賞析的寫人、敘事、描景的散文,後三分之一的部分正巧談的都是親子、親師的話題,於是一整個學期就結合語文課程實施共讀及研討。學期結束在給寒假作業的同時,我請家長們預先準備好閱讀班書後的心得感想,希望能在開學後的學校日那天分享教育子女的經驗。當天,就在輕柔的樂聲、淡淡的茶香、絲絲的笑語中,我們彙整了全班「家長如何教養子女」的問卷,延伸出一帖「育兒錦囊妙方」。親師合作的快樂與成就,此時表露無遺。
(3)、健康講座:邀請班上當時任職實康復診所院長的安婷媽媽-毛琪瑛女士,為家長們講解筋骨保健之道和復健的重要性。也曾邀請任職台北榮總衛教部門的盧媽媽-王美慧女士,為家長們說明如何引導孩子培養正確的性觀念。在近距離、面對面的雙向溝通下,能挖寶
又能暢所欲言,可說是收穫滿盈。
(4)、家長分享親子教育經驗:邀請當時任職北縣新埔技術學院的誼茜爸爸-周溫成先生,為家長分享培育兩位女兒的心路歷程。要生到乖巧懂事又優秀的孩子,實在不容易,要如何依循孩子的特質引導他們懂得見賢思齊,可是門大學問。因此安排機會讓家長們多互動、多聯繫,甚至老師也樂於出席家長們的聚會,隨時交換教育訊息與心得,實有其必要性。

※富變化的學校日不僅可以吸引家長的參與,也
會因此增進教師與家長的情誼。但請記得為每次
的活動拍照或攝影,留下珍貴的畫面,如果能加
洗給與會的家長留念,他們一定會更覺得窩心、
更加支持班務。

3、魅力無窮的「一封信」:我能體會父母親總是好奇孩子在學校裡是如何發展的心情,由於多數小朋友的表達和轉述不是那麼的清楚和適切,於是我再忙也會撥空寫信與家長們聯繫。尤其是在剛開學的一個月內,除了轉達性的通知單外,務必要抽空寫封感性的信,向他們報告目前班上孩子的學習概況,請家長寬心,信中別忘了再次提醒家長來參加學校日,和老師進行懇談。一段時日下來,勤於筆耕和家長交心的結果,必然可以拉近親師之間的距離。雖然條列式、轉達型的書信看起來比較簡明,卻少了親切的感覺,因此,如果能用和好朋友寫信的方式與家長聊天、懇談、說明、建議,那麼效果絕對是事半功倍的。

※透過「給家長的一封信」,不僅可以讓家長對班務的進行及師生的互動多所洞悉,更能使家長主動積極地協助、參與各項活動與教學喲!

三、 甘願做、歡喜受

「從做中學」、「在活動中成長」一直是我的教育理念,因為從小到大我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下受到師長和父母的培育,有機會參加各式的大小活動和比賽,一些應對進退的禮儀、察言觀色的洞悉力、比賽輸贏之後的調適能力,這諸多的能量以及種種的自信心於焉產生,所以我喜歡將書本裡需要傳達的訊息生活化,讓孩子從實際的活動中思維、學習、內化。於是我開始廣邀家長前來協助校外教學、晨間教學以及各項節令活動,一則充分運用社會資源,二則開發家長的潛能,三則讓家長能深切體會小學老師的辛勞,諸多好處,何樂不為?

1、有趣的晨間教學活動:每週一和週四8:10~8:40是小朋友最期待的時刻了,因為熱心又有才華的愛心媽媽來和大家互動了。有台語童謠、英文短劇、紙黏土雕塑、日文說唱、音樂家的故事、成語故事、慈濟手語歌選….等教學,開啟了美好的一天!

※小朋友平日習得的這些藝能,不但可以在節慶活動、慶生會,以及聖誕同樂會中展現,而愛媽的專長得以發揮、受到激賞與肯定,真可謂一舉數得!

2、知性的校外教學:為拓展小朋友的視野和加深學習的印象,並依當時的課程所需,每學期幾乎會安排二到三次的校外教學。參觀、訪視的地點有的正巧是家長本身工作的地方,往往給予相當多的惠顧,例如:中央氣象局、五洲印刷廠、陽明山遊客中心、牙醫診所、龍門畫廊。有的是結合課程內容安排的地點,例如:台北南海路的植物園、北投的貴子坑、芝山巖古蹟惠濟宮、台北石牌的軍艦岩、金山的核二廠、關渡的藝術大學、台北孔廟和保安宮、內湖的復興劇校、紅樹林捷運站、淡水古蹟鄞山寺和紅毛城、真理大學和基督書院、蘭陽平原之旅、歷史博物館的兵馬俑展、郭源益的楊梅糕餅工廠、天母忠誠路台灣欒樹及運動公園的簡介。有的是教育局既定安排的地點,例如:兒童育樂中心、木柵動物園、天文台、科學教育館、故宮博物院。

※有了愛心家長在行前協助各項聯絡工作,出發當天又協助安全、餐點與教學事宜,著實讓老師減輕許多壓力與疲憊,不再視校外教學為畏途。

3、多采多姿的節令活動:
(1)、友代購每人一株石斛蘭,配上感恩的小卡片,致贈給上年段的老師,相當溫馨!猶記得有一年教師節當天,好友杜老師沒預警地帶著一群我曾任教的五年級自然科學生-她的全班愛徒,到我目前任教的班級外頭,高喊著「謝老師教師節快樂」!突如其來的驚喜,讓我感動不已,當又看到站在前排的學生手上拿著一張張「謝老師我們永遠愛您」的字卡時,兩行熱淚隨即撲簌而下,緊握著貼心又具巧思的杜老師的手,激動得久久不能言語。站在我身旁的實習老師也被這溫馨的一幕著實感動了好久!
(2)、冬至搓湯圓活動:一開始先播放我親自編導、錄製的「冬至廣播劇」引起學習動機,再針對冬至節令的來由典故加以說明。緊接著就請家長們在教室現場,指導小朋友搓湯圓,然後烹煮了鹹、甜兩種口味的湯圓,不但讓小朋友吃得開心,也對「冬至」這個節令活動留下深刻的印象。
(3)、熱鬧的聖誕同樂會暨學習成果發表會:這是我班級經營的重頭戲。這天,小朋友會將平時在校內外所學的才藝展現在家長面前。節目規劃好之後得預先印製大海報、節目單和邀請卡,安排時段帶著小朋友到現場彩排表演節目,再利用聖誕節前夕,邀請家長協助佈置活動中心一樓的視聽中心會場。活動當天除了拍照還要安排攝影,由我親自主持,方便掌控全場的氣氛。12月、1月、2月的慶生會一併融入在發表會當天舉行,好讓更多的家長了解老師在慶生會這個區塊的用心。
(4)、歲末祝福活動:想辦法更換大把新
的銅板、購置小紅包、裝訂福慧袋,在盈溢著「年」味的教室中,家長陪著小朋友一一接受老
師的祝福,一起共勉,迎接嶄新的一年。當然我仍把握住家長難得齊聚一堂的機會,安排了配合時令的節目和遊戲與家長一起同歡共樂。
(5)、母親節活動:家長協助老師設置「體驗」的闖關遊戲區,讓小朋友從「護蛋」或是「肚懷氣球」在充當「孕婦」的過程中,了解當母親的辛勞。另外還結合諮輔室所宣導的「孝順百格表」以及「我愛媽媽感恩行動表」,進一步引導小朋友知道如何體貼親心。
(6)、配合「課程需求」的活動:例如社會科「認識各行各業」這單元,我則安排任職醫師、律師、總統侍衛、資訊工程師、紡織工會理事長、教授、作家、畫家、護士…的家長,到教室和小朋友互動,讓小朋友懂得各種行業的甘苦。

※雖是固定的節令活動,但因每屆小朋友和家長的特質不同,所以呈現的方式也有差異。但就在這差異中,老師卻更有心得。

4、寓教於樂的慈善活動:平日就教導小朋友要「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所以當有行善的機會時,必定邀約家長和小朋友齊耕福田。於是在愛盲慈善音樂晚會中載歌載舞,又在福智基金會社區成果發表會中呈現詩詞吟唱手語表演,而士東國小發起的清淨磺溪活動我們也熱烈響應,更榮幸的是有機會帶領全班小朋友到大愛電視台錄製「愛在春風裡」和「我怎麼上這一課」,且參與學校發起的「愛心跳蚤市場義賣會」,將所得捐的款項給慈濟功德會、聖安娜之家等機構。

※這些慈善活動,因為有了家長的協助而更順利圓滿,然而,更可貴的是親、師、生的心靈更為契合了。

5、聯繫情誼的餐會活動:餐會活動通常是在學期即將結束前,由班親會幹部們負責籌畫,會商級任老師後,再邀約全班家長舉開。還記得第一次全班性的聯誼餐會,主持人特地安排了一些相見歡性質的遊戲,讓彼此已經熟稔的小朋友帶著家長大朋友玩在一塊兒,化解陌生的尷尬,大伙兒都玩得相當開心。每個學期都會更換不一樣的地點(例如利用教室、視聽中心、圖書室長廊、校外的大可汗BBQ餐廳、米羅俱樂部)、且以不同的方式(例如聖誕音樂同樂會、語文學習成果發表會、謝師感恩會)來舉開,所以家長的出席率都很高。

※集結愛心家長並開發社區人力支援,善用眾人的專長,不但能使教學更多元活潑,學生也更樂於學習。

◎結語-讓愛傳出去:
平庸的老師-只會照書講述,優秀的老師-會依內容舉例、示範,但偉大的老師-卻能以智慧啟動孩子心靈深處的動機。
因為心中有愛,因為我們懂得讓愛傳出去,所以當孩子在路過我們的生命時,會珍惜他們天真可愛的童言童語,以及燦爛無邪的笑容。或許目前我們無法挽回大環境的混亂失序,但至少還可以為孩子守住一片藍天。倘若我們懂得懷抱感恩心,面對週遭的人事物,必然能誠懇待人、踏實做事;懂得知足,必然能惜時、愛物、多造福。倘若老師懂得與家長和學生們「話長情、說大愛」,以「專業但能同理」、「自信但不傲慢」的風格經營班級,深信家長一定樂意成為我們最佳的教育夥伴,而學生也會成為知書達禮、樂觀進取的好孩子。
僅以「用心的家長,加上睿智的老師,才有健康快樂的學生」和大家互勉,也一起朝「建構親、師、生三贏格局」的目標加油。祝福每一位老師寬心自在,教學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