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靜思少年
武狀元與散打王
選自地球的孩子497集
  
邱煜權是鳳鳴國中拳擊隊的隊長,是隊上比賽成績最好,獲得最多獎牌的選手,同時也是隊上飯量最大的一位。由於練習時間佔滿了上課以外的空檔,拳擊隊的作息不像一般學生輕鬆自在,他們在拳擊場練習,在拳擊場吃飯,汗水淋濕的衣服就在拳擊場晾乾,可以說拳擊場就是他們第二個家。

煜權的父親在他讀幼稚園大班時就過世了,兩年後媽媽改嫁,留下煜權和弟弟,全靠阿嬤一人撫養長大。阿嬤平時在廢五金資源回收廠打零工,搬運粗重的廢五金,看到六十三歲的阿嬤這麼辛苦,煜權非常不捨,他聽說拳擊隊比賽得獎就能賺取獎學金,因此馬上加入拳擊隊,比別人更加努力地練習拳擊與武術散打。

武術的最高境界是和平,練武的人了解強中自有強中手,不但懂得謙卑,更學會了對別人的尊重,而煜權能忍受比別人辛苦的訓練,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汗水,相信在未來的人生中,必定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也必定能成為一位讓阿嬤驕傲的青年。

☆靜思語:別人強過我,要向他學習,別人不如我,要謙虛的鼓勵他。

☆故事中的煜權和弟弟,從小由阿嬤撫養長大,因為不捨阿嬤的辛苦,煜權自願加入鳳鳴國中拳擊隊,希望從比賽中賺取獎學金,以減輕阿嬤的負擔,如今的他是隊上比賽成績最好,獲得最多獎牌的選手,他比別人更加努力地練習拳擊與武術散打。現在,我們一起來認識「拳擊」與「武術散打」:
(1)「拳擊」:古代奧林匹克的職業賽直到中時期為止,大部份皆以鍛鍊身心為主要目的,屬於業餘性質的。步向現代化的拳擊風行英國,西元1719年詹姆士‧非葛榮登首屆拳擊冠軍,同時創立了世界第一所拳鬥學校,使英國成為拳擊養成之地。到了1743年,傑克‧布郎頓受盛行拳擊的希臘等國之影響和啟發,考慮到比賽的安全,首先創造和使用拳擊手套,而手套的出現,使拳擊運動獲得很大的發展。他並且制定了七條規則,使拳擊走向運動化,其規則為倒下的一方必需在30秒內站起來,否則就輸了,同時禁止刺擊眼睛、口咬對方或用膝蓋攻擊等…他在拳擊運動史上貢獻良多,被後世稱為「拳擊之父」。西元1904年在美國聖路易舉行的第三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拳擊列入比賽項目,從此拳擊成為歷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傳統競技項目。
(2)「武術散打」:「散打」亦稱「散手」,古稱相搏、手搏、交手、技擊、過手,是中華武術對抗的型式,是兩人可以各流派之技法做遠踢、近打、貼身摔的實戰、進攻,以摔、打、踢、拿為主,防守以格擋、躲閃為主,在運動的比賽形式的台子上又稱「打擂台」。「散打」,更列為軍、警、保安等治安人員必修之術,為治安維護的貢獻起了頗鉅之作用,而更在1998年曼谷亞運會上列入正式項目,步入正規國際體育競技殿堂,民國88年起全運會正式項目,2008年北京奧運會更列為特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