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慈濟菲律賓分會人醫會由史美勝眼科醫師率領一行七人的醫療隊於二零零三年正月十七日早上六時正,帶著參加印尼義診所需要眼科藥品和重五十公斤消毒儀器,在馬尼拉國際機場集合。因所帶儀器需帶返馬尼拉,故向海關人員辦理呈報手續,當海關人員知悉儀器是往印尼作義診用,口氣中充滿驚嘆,同時對慈濟人醫會能跨出菲國,以大愛無國界精神前往印尼支援義診,諸多讚嘆,並祝願我們的工作會完滿順利成功。同行志工,以分秒不空過的精神,即時把本會文宣刊物,分發給飛機場的人員,並抓著那短短的幾分鐘,向他們推出愛灑人間的精神理念。為傳遞大愛差點擔誤了辦理登機手續。
菲律賓支援小組一行,於抵達印尼後即刻到距離雅加達東部六十公里的P.S. Medika義診現場,配合當地師兄師姊安裝PHACO眼科手術儀器;為了方便與病患溝通,還臨時學了幾句在手術過程中所需要的簡單印尼話,史醫生一口流利的印尼話,在手術房中添了無限的歡樂。
在第一天的義診中,我們在一個福緣下向等候的病患,介紹慈濟大家庭為佛教組織,現率領信奉天主教的眼科醫生;來為以回教徒居多的印尼人民服務,幫他們得以重見光明,大愛無國界,無宗教,無種族之分,受到了他們的認同,同時教他們「感恩」、「慈濟」的手語。
史美勝醫生應印尼人醫會與R.S. Medika醫務主任的要求,特別對印尼眼科醫生傳授以超音波儀器作手術培訓及現場實習,史醫生的超越技術、崇高醫德,耐心的指導,使印尼醫生佩服得五體投地,於學習成功後,高呼「我勝利了」,然後跪下向他們的真主「阿拉」投拜感謝。掌握著這分秒的空檔與他心得分享,他激動地說「多謝慈濟,我相信唯有慈濟才能使我有機會學習到這麼高超的技術,將來只要慈濟需要我,我一定會來幫助」,多麼懂得感恩的人。
在手術室內,讓我感受到每個病人的福報各有不同,雖然他們是在同一個國家,接受同一團體的幫忙,在同一個手術室內做同一種手術,可是五張手術抬,三張是用現代化高科技做手術,二張是用傳統方法手術,現代科技十分鐘搞定,向傳統方法手術卻要三小時,病患按照登記程序進入手術房,能得到什麼方式的手術就得看各人的福報了。正是「這一生的福報;是根據前一生所作的一切,而我們這一生所作的,就是決定下一生的福報。」
在眼科手術室外面,剛作了手術的病患;正被親人們圍繞在中間,輕輕地在問「看得見嗎?」在他們的笑容中,就能得到了答案,知道了他們是祖孫三代同行,即時提出行孝要、行善要及時的理念。
圓緣活動是這次義診的一高潮,慈濟家人,共唱慈濟歌,同比手語,當從印尼執行長手中拿到上人致贈的福慧紅包,大家更有種共同的感受,能付出是最快樂的。
參觀了大愛村,瞭解到規劃方案,使我們更敬佩證嚴上人掌握到機緣的成熟,啟發印尼華人企業家,慈濟人關懷紅溪河,為河邊的貧苦大眾付出愛心,回饋社會,大愛村在根據規劃方案,分階段推動中,除了建築一千一百戶的住房外,還有學校、義診所、娛樂中心、教師宿舍、老人關懷中心、市場、就業中心等,將來可能成為一個小衛星城市,成為政府向外賓展示貧民住宅模範區,同時也將會是各國各地區慈濟人的取經之地,促進印尼華僑社會與當地人民的情誼,間接減少族群的矛盾。
這次印尼義診,讓我學到了好多事與理,特別是台灣志工吳啟明師兄一句「慈濟可以沒有我,我不可以沒有慈濟。」這麼簡單的話,對我卻感同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