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日期:2008/03/29

大體老師入龕典禮 慈大醫學生感恩追思
王碧霞花蓮報導

慈濟大學選擇在329青年節為96學年度的十七位大體老師,及轉捐贈其他醫學院的八位大體老師,共同舉行感恩追思及入龕典禮,感恩大體老師們為年輕學子的捨身奉獻,也承諾大體老師的精神將會經由醫學生未來用仁心仁術延續下去。

圖:慈大醫學生列隊恭送大體老師最後一程。

(攝影者:顏東亮、徐榮輝)


慈濟大學選擇在329青年節為96學年度的十七位大體老師,及轉捐贈其他醫學院的八位大體老師,共同舉行感恩追思及入龕典禮,感恩大體老師們為年輕學子的捨身奉獻,也承諾大體老師的精神將會經由醫學生未來用仁心仁術延續下去。

一早天剛亮,慈濟大學的解剖講堂裏已聚集許多學生及大體老師家屬,他們都是來參與大體老師的入殮送靈儀式,除了見大體老師的最後一面外也送大體老師最後一程。在靜思精舍常住師父的帶領下,學生及家屬虔誠唱誦佛號依序進入實驗室,由醫學生親自為大體老師入殮、蓋棺,想起今後再也見不到面了,家屬不禁淚流滿面,醫學生對於這一份不捨之情也紅了眼眶。

慈濟大學王本榮校長表示,證嚴上人是大體捐贈的啟迪者,更要感恩大體老師的奉獻與家屬的成就,造就優質解剖教學,期許學生學習大體老師的精神,利益眾身、捨身救人。花蓮慈濟醫院吳坤佶醫師表示,大體家屬們應該要為家中有位天使感到光榮,大體老師會永遠活在醫生的心中,未來他也會帶著這份感情進入開刀房,讓下一個病人能少點痛苦,期許學生們要珍惜這份生死相許的感情,未來要更小心、更用心的學習。

大體老師對這群學子是最好的生命教育的教材,因為老師無私付出成就了醫學生的學醫之路。今天的感恩追思典禮上,醫學三年級同學自導、自拍、自演的一部追思短片,表達大體老師在他們生命中所留下的不可抹滅軌跡,及自己因大體老師的引導,從青澀懵懂到自信的轉變。

白宗平同學說,大體老師就像一面鏡子,所有的挫折、心情都無法隱藏,老師幫助他能更誠實面對自己;蔡孟潔同學說:「大體老師始終默默關懷包含我們的一切,在學習過程除了學習到專業外,他還學到更寶貴的『感恩.尊重.愛』」;陳永昌同學說,每次課堂前都會默禱跟老師說謝謝,多希望自己能在老師生前就跟他說謝謝、幫老師倒杯茶,但現在這些都不可能了,所以他會努力學習,將老師無私大愛發揚光大。

無語良師們雖然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但對這群醫學生來說,卻是這輩子最沈默、最特別的老師,而在未來的行醫之路,他們也會有許多的話想和老師們分享,因此學生還特別合唱一首由醫學系畢業生孔睦寰醫師為大體老師所寫的「心內ㄟ話」,透過歌曲傳達對老師的感恩與思念。

醫學七林家瑋醫師憶起第一次進手術房的情形,「因為技術不熟練而雙手擅抖,是大體老師始終陪伴著我,容許我花較長的時間練好技術,現在每當拿起器械時眼前總會浮現老師的畫面,在我守護病人的同時,老師也同時守護著我。」

郭寶仁醫師則感恩大體老師用生命來成就他們這群醫學生,過去一年他在醫院各科實習,就像在經歷生老病死的輪迴,是大體老師的無私打破這無奈的輪迴,將生死提昇到另外一個境界,用無私長情大愛將生死串起來。

劉新通老師的兒子分享時說:「這四年來心情百感交集,原本很不諒解父親捐贈大體的決定,但經過了這段時間,發現父親不但是活到老學到老,雖然往生還會幫他教育下一代;前幾天女兒寫作文時說她最懷念的人是爺爺,因為爺爺很偉大,往生還捐贈大體做研究,自己以後也要像爺爺一樣捐大體。早上入殮時很感動,也發現父親的決定是對的,因為當自己哭紅雙眼抬起頭來,看到旁邊的醫學生也都哭了,他們是真心對待我的父親,而這些醫學生現在就像我的家人一樣。」

陳麗罔老師的家屬王一郎師兄特別向這群醫學生表達感恩,王師兄說,這群學生就像是他們的子孫,學生在大體老師身上的千刀萬剮家屬都能包容,只希望將來他們當醫生時能一刀ok,多用心。

感恩追思典禮後,隨即舉行「大體老師入龕典禮」,包含轉捐贈至中國醫藥大學、中山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的八位老師,總共有二十五位大體老師都將安奉於慈濟大學大捨堂內,圓滿了他們這一生,但大體老師們為醫學教育奉獻的精神已深深烙印在醫學生的心裏。在未來行醫之路,醫學生們更誓願將他們所學習的感恩、尊重、愛用在病人及所有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