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台北分會於二月十日於關渡志業園區舉辦歲末冬令圍爐發放活動。今年主題為「感恩、尊重、愛」,除了有以往的表演節目、人醫會義診服務、圍爐團聚外,還有二位照顧戶,許振新與洪春阿嬤到場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
曾是慈濟照顧戶的許振新,現在也是慈濟會員。奮鬥不懈努力生活的他,學習架設網路,不但養活一家人,也買了房子,並幫助同樣不方便的身心障礙朋友。
許振新於民國84年9月因車禍傷及頸椎,當得知自己從此再也無法擁有健康時,心情一度灰心沮喪,過著沒有希望的日子。太太陳芳梅,自始至終毫無半句怨言的日夜陪伴,不離不棄,是他精神上最大的支柱。
慈濟人於八年前的一次醫院關懷中,遇到了許振新,從此,不斷給予關懷。今天活動中,慈濟人經由短劇與手語演出許振新的故事,最後,他和太太都上台分享。許振新感恩慈濟人及時拉他一把,並說道:「慈濟對我的幫助是救命,讓我在身心靈上得到莫大的鼓舞,我今天才有機會和大家分享。」
受傷後,無法承擔家計,讓許振新一度非常沮喪。為了減輕妻子的負擔,同時受到脊椎損傷病友的鼓勵,許振新開始接觸網路世界,並在網路上找到專為身心障礙者,在家學習的「圓夢學園」線上教學網站。
許振新畢業之後,舉辦學夢學園的飛鷹人基金會發現他是個優秀人才,便邀請他加人,在專業上突破後,他開始跟著團隊完成許多的網站與活動。
而另一位洪春阿嬤則一生命運乖舛,一出生就送給人當養女,十七歲開始,兄長、養父相繼去世,二十歲時喪夫,那年女兒才三歲。為了生計,把女兒託給養母,隻身一人遠到高雄做工,後來養母往生,母女才聚首,女兒上國中時又回到台北並四處打零工維生。
女兒長大後未婚生子,阿嬤幫忙照顧孫女。孫女十歲時,女兒因為工作壓力過大而離家出走,至今十六年,阿嬤只好獨自扶養孫女,讓孫女完成專科學業,不料卻在兩年前因故搬離阿嬤,只偶爾回來探望,阿嬤也不知道她住哪。
慈濟人於三年前開始關懷阿嬤,傾聽她的心聲,阿嬤每個月都非常期待慈濟人的到訪。雖然經濟拮据,但是阿嬤堅決不要慈濟的經濟補助,只希望慈濟人關懷陪伴她。為了怕阿嬤孤單,逢年過節,慈濟人都會與她共度。
阿嬤因患重聽、不擅言詞,由長期關懷阿嬤的慈濟志工吳雪玲說明他們與阿嬤相處的情況。她提到慈濟人其實常常從阿嬤身上學到知足與感恩,並提及:「阿嬤把所有去關懷她的慈濟人當作兒女般,每天早晚課都會迴向給慈濟人。」
現在,阿嬤最擔心的就是孫女不回來,於是希望做環保能忘卻煩惱,「這樣才不會想東想西」她這樣說道。提到自己現在的處境,阿嬤數度哽咽,無法繼續說下去,直到提到身旁陪伴她的慈濟人才破涕為笑,還不停豎起大拇指。
吳雪玲補充道:「我們接引阿嬤,也等於是為地球盡一份心力。」現在,阿嬤不去做環保會很難過,有趣的是,今天一早,志工去載她前往關渡參與冬令圍爐發放時,在車上看到路邊的寶特瓶,阿嬤還特地要志工停好車後,讓她去撿回來。阿嬤說,她以前每天都是到朋友家逛,日子過得很沒有目標,現在每天做環保,不會胡思亂想,日子過得很充實。
慈濟基金會冬令發放將於二月初在全台陸續展開,分別於北中南東各分會聯絡處舉辦24場;預計全台慈濟長期照顧戶有3,021戶共8,757人、獨居長者3,090戶、居家關懷戶(含外籍配偶)3,902戶,將會從慈濟人手中接獲來自全球的溫暖祝福。
台北慈濟人今天(二月十日)在慈濟關渡志業園區歲末冬令圍爐發放,與長期照顧戶、居家關懷戶(含獨居長者)近八百人,提前團聚過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