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日期:2007/08/04

克城慈濟清寒優秀獎學金頒獎典禮 得獎學生領養「竹筒」存善念
莫慈侺美國報導

慈濟克里夫蘭聯絡處於八月四日在會所舉辦二OO七年清寒優秀獎學金頒獎典禮。今年六位得獎者中,有五位學生及其家屬均出席,氣氛莊嚴又溫馨。今年克城申請獎學金的人數較往年踴躍,而且學生的質素都非常優異,多半在學校名列前茅。重新釐訂更嚴格的標準,才順利把六位非常優秀的高中生選拔出來。

圖:大家一起學習普天三無英文手語。

(攝影者:姚昭旭、張廖美玲)


慈濟克里夫蘭聯絡處於八月四日在會所舉辦二OO七年清寒優秀獎學金頒獎典禮。今年六位得獎者中,有五位學生及其家屬均出席,氣氛莊嚴又溫馨。

今年克城申請獎學金的人數較往年踴躍,而且學生的質素都非常優異,多半在學校名列前茅。很多更因家庭狀況需要,在課餘時間工作賺錢來貼補家裹的負擔。更難得的是他們在應付這麼多工作壓力之餘,尚能利用有限的時間關心社區,參加社區服務。所以評審團面對今年的優質挑戰是既興奮又緊張,在面試後經初選、複選,仍未能作出最後決定。因為責任重大,不敢草率而為之,結果重新釐訂更嚴格的標準,才順利把六位非常優秀的高中生選拔出來。

頒獎典禮當天,主持人莫慈侺師姊首先向各來賓簡單闡明,慈濟清寒優秀獎學金的宗旨和評選的標準。

慈侺師姊表示:慈濟助學金是不分種族,國籍和宗教的。目的是選拔本地優質的清寒學生,對他們能在逆境中不畏困難,發奮圖強,努力為自己的人生目標邁進給予支持和肯定。另一個目的是希望得獎者日後學有所成時也能心存善念,回饋社會,使這個善的循還可以持續不斷。

接著,陳濟陽師兄在致詞中勉勵得獎學生,不要小看一人的力量,因為四十一年前,慈濟也是從證嚴上人的一念悲心宏願,加上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在竹筒存下新台幣五毛錢(約美金兩分錢)的善念善行,進而演變成為今天擁有超過五百萬會員的國際性慈善機構。

慈濟的第一個四十年,在台灣完成了四大志業、八大腳印。如今慈濟第二個四十年年輪剛起步,在志業邁向國際化之際,慈濟人又再度發起回歸「竹筒歲月」的精神,期望每人每天都發一個善念,讓社會能有更多的美善循環。

接著,每一位得獎學生都分別上台分享心得。

第一位上台的是華裔學生張嘉賢,他最感激的是他的兄長張嘉昌。他表示因為爸爸媽媽要上班,從小他便跟著兄長,受到他的照顧和鼓勵,所以他對當天一同前來觀禮的兄長致以最衷心的謝意。

接著是美國非裔女生詹森(LaKendra Johnson),她表示媽媽是她最崇拜的模範,因為她生長在單親家庭,她母親除了要賺錢照顧他們姐弟二人的生活外,自己
晚上還要上夜校,希望能拿到護士執照。她表示她一定會好好的用功以報答母親的辛勞。

美籍男生Christopher Eastburn則表示,他從十二歲開始便自己找工作賺錢貼補家用,因為他看到他爸爸從早上五時多便外出工作,到深夜才回家,父親每天為家計辛勞工作,無怨無悔,他覺得爸爸給他的正面影響最深。

另一位美籍男生Brian Sommers表示,他就讀的學校是形塑他的搖籃,他最懷念學校的老師、同學和他們的樂隊,他說他會向學長看齊,以後一有假期,他便會回學校幫忙輔導其他學生。

為了讓大家進一步了解慈濟,當天也放映了「慈濟故事」。會後,很多家長都表示他們對於慈濟基金會所做所為非常感動和認同。其中一位母親,當談到她兒子如何獲知申請慈濟獎助學金的機緣時透露,她兒子學校的輔導老師,把慈濟獎助學金的申請表格同時分發給三位畢業生,其中二位因為從來沒有聽過慈濟基金會而放棄申請,她則鼓勵兒子到慈濟網站去找資料,結果意外地發現慈濟所有的志業與工作都非常有意義,今天看過「慈濟故事」特輯後,更加深他們對慈濟的了解和對證嚴上人的欽佩。

每年慈濟頒發清寒優秀獎學金,所代表的不單是對學生在金錢上的輔助,也是希望能喚起每個得獎者的良知良能,提升他們人格的深度和闊度,並啟發他們對社會的感恩心和責任感。

典禮後,當我們看到每一個得獎學生和家人在離去前,都自動領養竹筒回家,我們很清楚,慈濟在他們心中已經播下了大愛的種子。衷心祝福這一群社會未來的主人翁,希望他們可以把善念持續下去,為這世界注入一股清流。


左上:慈侺師姊向各來賓簡單的闡明慈濟清寒優秀獎學金的宗旨
右上:Christopher Eastburn從十二歲開始便自己找工作賺錢貼補家用

左下:LaKendra Johnson表示她一定會好好的用功以報答母親的辛勞
右下:得獎學生和家人與部份志工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