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宜蘭縣頭城鎮拔雅里,新成立的頭城環保站,今天(6/29)舉行啟用活動,佔地三百多坪雜草叢生的土地,頭城慈濟志工們經過三個月的除草、整地與搭建,終於順利啟用。除了頭城地區環保志工及民眾近二百人參與外,提供土地的黃水盛(性盛)師兄與家人也出席了活動,頭城鎮鎮長陳秀鑾及地方人士亦前來為活動增添人氣,志工準備了象徵喜氣的湯圓與大家結緣,笑容在每一個人臉上漾開,熱鬧地為頭城環保站歡喜入厝。
原位於台二線(濱海公路)的環保站土地因地主另有他用,慈濟志工羅張美月(慮慰)師姊年初以來即積極地四處尋地,輾轉透過親戚的介紹,從宜蘭遷居到台北縣蘆洲市的黃水盛師兄與太太吳秋芬女士,在得知頭城慈濟志工正為尋找土地而忙碌時,立即有將土地借給慈濟使用的念頭,於是黃師兄與另五位兄弟商議後,徵得母親(黃林美女士)同意,無償地讓慈濟成立新的環保站。黃家的一念善心,不僅延續了頭城的環保志業,更給環保志工們一個更寬廣的環保道場。
黃水盛師兄今年四十五歲,接觸慈濟已十餘年,最初是因太太吳秋芬女士的鼓勵,希望他能撥出時間,協助志工們搬運大型回收物,他心想: 「一個月才一次,也不會佔用太多時間,倒也無妨。」沒想到,投入的時間漸漸地愈來愈多,雖然做環保愈做愈歡喜,但是他仍不敢參加培訓,黃師兄靦腆的笑說:「以前我是一個精通『五專』的人。」黃師兄接著解釋:「就是抽煙、喝酒、檳榔等不好的習氣樣樣會啊!」雖然太太和志工勉勵他,加緊腳步跟隨證嚴上人,但是他覺得:「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菩薩,自己的習氣不改,不敢皈依上人。」
直到近年來,在慈濟人文的薰習下,決心戒除惡習,因而接受慈誠的培訓、受證,對於捨不下酒肉的誘引,而耗廢多年的時間,他表示悔之不已!母親黃林美女士也說:「看見兒子變好了,感覺慈濟很好,年前另一個兒子得了病,也是慈濟醫院幫忙,才恢復健康,所以很感謝慈濟,即然他們都說要把土地讓慈濟使用,我很高興就答應了。」
黃家這一片土地,面積總共有一千多坪,四周果樹林立,但也因黃水盛師兄的父親往生後,兄弟陸續離家北上謀生,土地多年未利用,雜草高及人身,看到昔日荒蕪的土地,現在竟然井然有序地建設起來,並且得到充分的利用,黃師兄表示:「能夠發揮土地的功能,是我們最樂意見到的。」
土地實際使用只有三百多坪,但整地加上建屋,就讓頭城的志工們忙碌了近三個月,地上建物有包括六十五坪的主體鐵屋,左側有放置各類回收物的開放式鐵屋,右側則是廚房及放置肥料及農用工具的儲藏室,而鋪上連鎖磚的廣場,是晴天時最好的分類工作處,後方另闢有機菜園,已種植綠意盎然的各類蔬果,可供應環保志工午餐食用。
建設環保站的工程由陳龍泉(本泉)師兄籌劃,從整地到落成啟用,陳師兄表示:「是各方人士的協助,才能順利完成,且節省下很多的經費完成。」如:正治鐵工廠林董事長,在當得知慈濟要建立環保站時,就以工廠購買的成本價轉售鐵材給慈濟,並且僅收取工人的工資協助搭建,讓鋼鐵日益漲價的今日,順利完成環保站的建構。
另外尚有礁溪鋼鐵公司老闆吳先生贈送的屋頂烤漆板、開設怪手公司的吳順王(惟珺)師兄負責整地,吳金福(惟縝)師兄承擔了全部椿基綁鐵工程,環保志工莊逢祈、林啟雄以二個月時間,利用工閒時搭建兩側的鐵皮屋,鋪設地面及連鎖磚由陳龍泉師兄及頭城地區的師兄們共同承擔。而在工程建設中,師姊們亦不得閒,由於建材都是二手材料,她們每天前來,
用鐵刷仔細刷去銹層再上漆,以增加使用年限。
環保站的成立有賴於全體環保志工出錢出力,從覓地、整地到建設完成,他們付出的心力無可比擬。陳龍泉師兄為了在挑高的鐵屋內搭建閣樓以堆放回收衣物,卻意外跌倒,因此休養了近一個月,其同修羅張美月(慮慰)師姊為了找地,每晚煩憂落淚,夫妻二人又在建設其間放下工作,全心為環保站投入心力,而今環保站終於落成啟用,大家也放下心中大石,以歡喜的心迎接新的氣象,期待接引更多的新發意志工。
熱鬧滾滾的啟用活動在環保站中展開著,志工們有如自家入厝的心情迎接,歡喜的心情自不在言下,誠如他們所言:「只要有環保可做,是最高興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