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日期:2008/01/24

大林慈院腎臟病健康促進機構 列全國腎病照護模範
黃小娟嘉義報導

台灣洗腎人數正以每年六千人快速增加,估計全國已有四萬名洗腎病人。為了延緩民眾開始洗腎的時間,大林慈濟醫院腎臟病治療團隊用心解決之道,針對腎臟已出現問題但還未進入洗腎階段的病患,給予完善追蹤、訪查與衛教,並深入社區推廣,加強民眾對腎臟保健的認識,傑出的表現獲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列入全國十五家腎臟病照護最佳醫療機構之一。

台灣洗腎人數正以每年六千人快速增加,估計全國已有四萬名洗腎病人。為了延緩民眾開始洗腎的時間,大林慈濟醫院腎臟病治療團隊用心解決之道,針對腎臟已出現問題但還未進入洗腎階段的病患,給予完善追蹤、訪查與衛教,並深入社區推廣,加強民眾對腎臟保健的認識。

2008年1月15日,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公告96年「績優腎臟病健康促進機構」,大林慈濟醫院腎臟病治療團隊傑出的表現,獲得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列入全國十五家腎臟病照護最佳醫療機構之一。

慢性腎病衛教師姜昇如表示,一位需要洗腎的阿嬤,一開始不管醫護人員建議她接受衛教、預植血液透析廔管,她都不肯接受,但在醫護人員的努力下,終於讓她同意先植入血液透析廔管,做好洗腎準備,而且在一個月多後即開始洗腎。而阿嬤開始洗腎後,原本不舒服的症狀大幅改善,讓她高興地說「早知道就早一點開始洗」。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推估,目前台灣有慢性腎病的民眾約有兩百萬人,盛行率約百分之十三,即每十人即有一人可能罹患慢性腎病,因不自覺導致最後要洗腎、併發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病致死者佔其中百分之十一左右。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因此鼓勵各醫院成立腎臟病健康促進機構,希望延緩腎臟病人進入洗腎階段的時間。

大林慈濟醫院腎臟科主任蔡任弼醫師表示,近年來醫院積極推動腎臟病健康促進機構服務,提供營養衛教、日常生活指導、護理衛教、社區及院內教育推廣、多媒體宣導、協助他科進行藥物篩檢等服務。同時透過個案管理定期追蹤,了解每一位個案的就診狀況,提供適時的協助,滴水不漏地為患者守護健康,也希望藉此喚醒民眾的健康意識,一起守護自己的健康。

衛教師吳雅芳表示,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依其嚴重程度分為五級,通常到第四、五級的重度、末期病人,已需接受洗腎治療,而一、二、三級的病人若未好好照顧,也會很快惡化。有很多病人一聽到自己腎功能已經受損,甚至需要洗腎,常常無法接受,乾脆不再來看診,甚至轉而尋求民間療法,反而讓病情更加惡化。而醫療團隊的提早介入,能讓病人及早了解、接受自己的病情,得到充分的衛教,若需洗腎的病人也能先做好心理準備,適時接受血液或腹膜透析,改善生活品質。

社區醫療部高級專員賴怡伶表示,除了院內的努力外,醫療團隊也主動出擊,初期針對大埔、梅山、大林等鄉鎮的複合式篩檢異常個案,給予衛教,並了解其就醫意願,再由醫護人員不定期上山開設特診、或請專人接送山區交通不便的民眾下山看診等,同時持續追蹤患者的就診情況,鼓勵病患就醫,醫療團隊以病人為中心,想把病人照顧好的用心令人感動。

蔡任弼表示,目前大林慈濟醫院正在籌設血管中心,由腎臟科、心臟血管外科、心臟內科、神經外科等組成醫療團隊,提供洗腎病友們安裝人工、自體血管,與後續醫療照護的專業服務,做為雲嘉地區就醫平台,讓病友們不需再遠赴中、南部醫院追蹤、回診,免除往來奔波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