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中小學在3月8日開始放假,但新山慈濟人文學校的慈少孩子們將在學校放假的第一天,在新山支會靜思堂參與兩天一夜的生活營;新舊慈少見面聯誼感情,同時也讓家長和新學員們了解人文學校課程的內容。
◎豐富的課程,讓慈少們做中學、學中覺
為拉近彼此距離,課程組讓大家先蒙上眼睛,排列成一排,雙手搭著前方伙伴的肩膀,由最後一位沒蒙上眼睛的伙伴,用手擺動前方伙伴的肩膀以指示方向,然後由人傳人的方式傳到第一個伙伴,再由第一個伙伴決定如何抵達目的地。由於傳達訊息慢,有些小組的行動錯誤,繞了一大圈都沒辦法抵達目的地。動態的團康遊戲讓慈少們玩得不亦樂乎,笑聲也把彼此間的陌生圍牆一一敲碎。
親子遊戲時間,孩子與家長三手合心(其中一只手被綁著)將柑剝開,為對方餵食。隨後,大家再以剩下的柑皮撕成小塊,排列成靜思語。慈少們發揮創意,不一會兒就把靜思語排列整齊,讓不起眼的柑皮也可發揮功能。
此外,課程設計讓慈少們體會身體殘缺的感受,安排四種不一樣攻站讓慈少們挑戰:不能開嘴說話傳達訊息;用嘴巴咬著湯匙盛水裝進水瓶;用膝蓋跨越障礙;及蒙上眼睛後用一條繩子形成一個三角形。
透過這一系列的攻站,慈少們在活動當下,體會沒有口、沒有手、沒有腳與沒有眼睛的辛苦,更能感受到自己是何等幸福,至少自己四肢健全,並可以做個手心向下的人。
當天晚間課程讓慈少們接受一場心靈的洗滌。慈少們觀看影片《地球的孩子》江念恆的故事,故事講述一名從一歲半就開始患上不知名癌症的小孩——江念恆,樂觀面對病魔的折騰與懂事。見苦知福,慈少們更能感受擁有健康的身體是多麼有福,也期許自己能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看了江念恆的故事之後,慈少們細細回憶起自己在與念恆同年齡,甚至一直到現在的成長過程,所經歷過的點點滴滴,到底是苦抑或是樂。慈少們畫上各自的生命中的幸福指數,把自
己成長生涯中的起起落落劃在白紙上。隨後,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當中的苦樂隨著言語表達出來,不管是淚水還是歡笑,都是一份很珍貴的回憶。
◎體會母親懷胎辛苦,打扮孕婦上菜市場買菜
為了讓慈少們體會為人母親的偉大,第二天課程(3/9)上午讓慈少們打扮成孕婦上菜市場買菜,承擔準備營隊午餐的責任。
慈少把枕頭塞進衣服打扮成孕婦,然後手提著環保袋,乘搭校車到附近的菜市場買菜。年輕的孩子難免會有些尷尬,起初都很不願意,但經過伙伴的鼓勵,還是鼓起勇氣了。男生總是比較蹦蹦跳跳,對於肚子裏的「孩子」沒多加照顧,走路或上下校車顯得有些粗魯,在一旁的師姑也只好叮嚀大家要多多注意自己的形像,畢竟是孕婦,動作可不要太大。
來到菜市場,旁人都紛紛對這一群與衆不同的孩子投向異樣又好奇的眼光。問及之下,才得知這些孩子打扮成這個模樣是別有用意,都覺得這類活動對青少年很有幫助。到了各類檔口,檔主對於這些小孕婦也有同樣的問題。在慈少的解釋後,檔主也了解慈少的用意。
在買菜的當時,一些慈少發現一些被淘汰的蔬菜被置放在另一處。「菜雖然爛了,但還是能吃」,秉持著惜福愛物的信念,慈少們彎下腰,把這些不需要用錢買的蔬菜帶回。
回到靜思堂,大伙兒湧入廚房準備午餐。慈少們可不是第一次,而且當中也有很多臥虎藏龍的小廚師,不一會兒就把美味佳肴準備好了。
◎親子DIY 考驗親子間的默契
9日下午,邀請慈少的父母參與親子DIY,借此活動考驗親子間的默契。平時大家各忙各的,很少有機會坐下來一起談談天。默契少了,當孩子被問起父母喜歡吃什麼時,有些孩子沒法回答;當父母被問起孩子的偶像是誰,有些父母也不清楚。
「你最不喜歡爸爸媽媽的那些缺點?」或者是「孩子那些不好的習慣令你十分討厭?」,親子間都毫無保留的說出來,也因為之前的承諾,雙方都不能生氣。原來大家都一直包容著彼此,也就因為大家有著這顆包容的心,所以能夠在同個屋檐下一起生活。
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慈少們也學習包裝花朵,在晚間的燭光晚會上送給父母親。大家認真的學習,無非是要把心中最好的一朵花獻給敬愛的父母。
◎非一般營火會 心中的感動化為淚水
慈少與家長手捧著心燈進入感恩堂,終於也到了即將曲終人散的最後環節──營火會與結營禮。此時,大家陸陸續續把手上的心燈置放在感恩堂中央,形成一幅美麗的「營火」。進行
了小團康後,大家依據自己的家庭席地而坐,分享者也陸續上臺與大家做分享。
鄒鳳英師姊今年是第一次參與慈濟的活動,更是第一次做慈少們的隊輔。鄒師姊說:「最讓我感動是在吃晚餐的時刻。當我的飯盒被課程組故意拿掉的時候,其他的慈少們仍然在吃著,雖然察覺到我沒有吃,後來,慈少李岱璇就把她自己的飯分一些給我,接著其他的慈少也分一些給我。這時真的令我很感動,因為孩子們心中還有我的存在……」
鳳英師姊說,雖然身體很累,但是從生活營中了解慈少們所面對的各種煩惱,真的獲益不淺。
李觀娣(慈觀)師姊去年回臺受證,看著慈少孩子們一天天的長大,心裏很感動。對於今次的生活營,感觸良多之餘,更讓她了解到如何與孩子做更好的溝通。「在親子DIY的環節,讓我感受到,做父母親的很忙,真的沒有什麼時間去真正關懷孩子,透過活動才讓我有機會近距離來了解孩子。」
蘇毅政今年第一次參與慈少活動,對慈少第一個印象是感動,因為抵達時,有些高年級的慈少已經在門口歡迎學員的到來。「在破冰環節,蒙眼睛的黑布掉了下來,所以能夠看到目的地是哪裡,就指揮我的組員順利抵達……」毅政當著大家的面前向大家道歉,勇於認錯的表現是值得大家學習的。
高中慈少們的懂事、積極和認真,是所有隊輔都讚歎的。他們在旁積極帶動學弟妹,也一直給予學弟妹正確的叮嚀和鼓勵,更給了隊輔們莫大的信心。
分享環節結束,安排慈少們安排到感恩堂外面,而父母們則圍在「營火」的中間。主持人要父母們閉上眼睛,然後娓娓道出為人父母者的心聲,而這時的慈少悄悄地把花拿在手上,站在自己父母的後方。當主持人要父母們打開眼睛,往身後看時,出現的是自己孩子手裏拿著花獻給自己,眼淚即刻奪眶而出。親子們彼此相擁,場面溫馨感人,令在場的每位工作人員感動不已。
兩天一夜的慈少生活營畫上了休止符,大家收拾好依依不捨的心情,再次唱起今次生活營的營歌「愛的力量」。未來的道路還很長,需要彼此手牽著手、心連著心,就能凝聚這份愛的力量,一起邁向未來。
聲聲祝福,聲聲感動,慈少們,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