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日期:2009/04/26

頭份首次「社區兒童感恩親子班」 關懷戶感受溫暖
林垣岑苗栗報導

慈濟人本著「天下人一家親」的大愛精神,首次在苗栗頭份斗煥坪共修處,舉辦「社區兒童感恩親子班」,一期共有八堂課程,今天(4/26)是第一次上課,將近四十戶關懷戶子女與家長參加。除了認識慈濟、學習生活禮儀,也在母親節前夕引導小朋友製作卡片送給媽媽,有些媽媽擁抱著孩子,感動地哭了。

圖:在這溫馨的五月母親節,師姊們用心的教孩子們親手做感恩卡,連同蛋糕和康乃馨一起送給親愛的家長,有些媽媽擁抱著孩子,非常地喜悅與感動。

(攝影者:徐明江)

慈濟人本著「天下人一家親」的大愛精神,首次在苗栗頭份斗煥坪共修處,舉辦「社區兒童感恩親子班」,一期共有八堂課程,今天(4/26)是第一次上課,慈濟志工一大早就專車到關懷戶家中載學員,有南庄、獅頭山、三灣、頭份,最遠的是南庄鹿場,紛紛齊聚一堂,邀請將近四十戶關懷戶的家長與孩子來到頭份上課,外面風雨飄揚,而佛堂處處洋溢著溫馨。

除了貼心服務到家,來自偏遠山區的孩子,從一下車,就被滿滿的愛包圍住,隊輔媽媽親切地幫小朋友整理儀容,為他們換下被雨淋濕的衣服,還幫她們綁上可愛的辮子,細心教導孩子們要學習整理自己,做個乾淨可愛的孩子。因為小朋友很早就從山上下來,師姊還幫孩子們準備可口的早餐。

為了讓慈濟人文深耕社區,以及培養孩子們日常生活儀規,特地為關懷戶的家長與孩子,設計了一系列精緻又富有教育性的課程,讓一家人相聚上課,同享天倫之樂,另一方面增進親子和樂關係。

第一堂課以八張拼圖色卡,介紹「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禪定、精進、智慧」,依各組不同色卡,全程不出聲,找到小組家人後,圍成一個圈圈坐下,再利用向小布偶介紹自己的遊戲,讓大家互相認識,相當有趣。

「來到慈濟大家庭是很幸福的」,師兄、師姊用影片及問答,讓小小學員認識證嚴法師及了解慈濟功德會如何創辦。接著更教導學佛行儀,在佛堂輕聲細語,慢步行走,用餐時「龍口含珠、鳳頭飲水」以碗就口,讓孩子們由小地方做起,生活禮儀端正,培養人格發展。

劉數妹師姊用心的為家長們解說慈濟「竹筒歲月」的由來,小錢也能做大事,小善也能轉化人生,人間最大的意義就是付出,有心就有一份力量,布施並不在錢的多寡,而是那一念善心,有些人雖不富裕,但生活勤儉踏實,即使景氣低迷也不會受太大影響,還能為人付出,這才是有福之人。

志工張煥奇更用甘肅水窖的影片和大家分享,貴州人民每挑一擔水,要用兩天,相較之下,台灣人用的是自來水,真的很幸福,但因為地球暖化,我們有一天也可能缺水,大家要有一分善心,知福、惜福、再造福,愛護大地,減緩地球暖化的速度,留給下一代良好的居住環境。

「感謝親愛的爸媽,給我擋風遮雨的家,為我做香噴噴的飯菜,陪我長大……」江昭瑢師姊教小朋友學的手語歌「感恩」,感恩是發自內心,來自一個小動作。在母親節前夕,師姊們用心的教孩子們親手做感恩卡,連同蛋糕和康乃馨一起送給親愛的家長,有些媽媽擁抱著孩子,感動地哭了。

單親媽媽林女士從女兒手中接下禮物時,心中激動的流下眼淚,自己一個人帶小孩非常艱辛,第一次感受到做媽媽的欣慰,有慈濟人的照顧,希望從今以後能勇敢的走出來。今天來這裡真的很開心,還有一位曾祖母感恩師兄、師姊,這麼疼愛小孩子,特地到山上接他們來上課,真的很感動。

家住蓬萊,從早上六點鐘就出門的章小朋友,很開心地說:「真高興能參加這個課程,早上在路口等車子,剛好又下雨,我與媽媽都淋濕了,本來想帶媽媽回家,但還是堅持等下去。平常媽媽很辛苦,雖然媽媽智力比別人差,但我一定會好好孝順她,來這裡有師姑、師伯們陪伴媽媽,我也可以很安心上課。」

看見小朋友上課那麼開心,鍾國明師兄歡喜地說:「對弱勢家庭而言,平時很少有機會參與這樣的活動,上人說:教育要向下扎根,所以才舉辦社區兒童感恩親子班。今天第一次上課,又是下雨,我們動員八部九人座的車子,十部轎車前往南庄、三灣,頭份等地區接送家長及小朋友,非常感恩師兄、師姊們用心成就,才能讓今天的活動圓滿。」

班主任黃淑蘭師姊分享:「成立『社區兒童感恩親子班』是希望用慈濟人無私的愛,讓他們感受社會的溫暖,讓他們也能有生活自理的能力照顧好自己,懂得自愛,有正念的價值觀,勇於接受生活的挑戰。別小看自己,別放棄自己,更可以做一個手心向下的人,因為慈濟有許多真善美的故事,透過苦難人的故事分享,啟發他們,沒有走不過的苦。」

今天舉行「社區兒童感恩親子班成長班」活動,讓關懷戶家長和子女體驗不同的生命價值與學習環境,開拓其生活視野,藉慈濟人一份尊重的愛,能啟發其感恩心,造福人間,帶出粒粒有愛飽滿的種子,善的循環源源不絕。


左:今天是第一次上課,又是下雨,慈濟志工動員八部九人座的車子,十部自用轎車前往南庄、三灣、頭份等地區接送小朋友。
右:江昭瑢師姊教小朋友學的手語歌「感恩」,感恩是發自內心,來自一個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