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回到家的感覺真好!」美國洛杉磯慈濟中醫門診主任陳新恭好欣喜,參訪台中慈中藥局後,心中也起了一個念頭:「有沒有一天,台灣的慈濟醫院就像家一樣當我們的後盾,支持我們在前面『打仗』,提供中藥材至國外?」
10月5日下午,人文室胡進忠師兄特地前往豐原火車站迎接,除了台中慈院中醫部陳建仲主任歡迎遠到而來的貴賓,同時也是在人醫會認識的好友,三位忙碌的院長室主管們也來了,希望能給四位醫師賓至如歸的感受。享用著陳衍儒、林美蘭與梁雪薰師姊用心準備的茶點,聆聽中醫部吳俊賢醫師的詳盡簡報,讓美國中醫人醫團隊甜在心裡。
陳子勇院長表示,「一般歸類上,中醫是一種傳統醫學,屬於經驗醫學;西醫偏向解剖學,屬於實證醫學,因為過去的歷史背景,使得社會西化,向西方醫學努力。過去二、三十年來的努力下,中醫又漸漸形成顯學,中西醫的交流漸多,可以發現到有些西醫無法治癒的病,配合中醫的治療通常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比如中醫對於疼痛、脊椎、腦中風、復健、婦科、癌症等的治療,結合中西醫對大德幫忙,這是台中慈濟醫院的社會責任,也是慈濟的醫療責任。」的確,在台中慈濟醫院裡,中西醫和合聯手為病患解除病苦的例子,每天在病房、門診許多角落,都持續上演著。
台中慈濟醫院於2007年9月14日創立中醫部以來,在陳建仲主任發願要幫上人達成「為佛教、為眾生、為中醫」的願望,帶領整個團隊兢兢業業,以「全程、全人、全家、全隊、全社區」的五全觀在努力,除了一年達成中醫部全國評鑑優等成績,更是結合中醫藥護團隊創造出無限的可能,團隊以新思維開創中醫新歷史。
陳建仲主任除了醫術上精進,許多病人需要他外,教學上也傾囊相授。他不會直接指責學生哪裡出錯,而是會請學生在住院醫師階段學習開方,然後與學生討論用藥有無要改進的地方,以「抓病主因,問題排除」的方式,與學生腦力激盪產生學習火花。對走西醫婦科七年的吳俊賢醫師來說,他很感謝陳主任的指導,讓他只用兩年的時間改變西醫與中醫有別的用藥、治療觀念。
藥草園的巡禮,以及「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的中藥局,都讓美國人醫們大開眼界。「來,這是悅梅飲。」每人一杯,嚐一口,吳玉玲醫師開心說:「好好喝喔!可不可以再來一杯?」中藥師們用好幾個月心血研發發出的中藥飲「悅梅飲」風靡到花蓮靜思精舍,這天也吸引了美國人醫的味蕾。
中藥局的煎藥室、貼有清楚圖說的中藥櫃、專利發明的「混和杯集塵裝置」更是吸引美國人醫的目光,王喬年醫師直說:「這真的是教學方面的一大進步。」因為醫師、藥師來學習,透過藥櫃上的圖說就可以認出藥材,打開木抽屜就能摸到真的藥材,學的速度可以很快。另外,再看到謝淑珍藥師研製的「紫玉膏」與「清平散」等藥材,陳新恭主任十分感動,希望有朝一日,慈濟醫院能成為慈濟美國醫療志業的後盾,提供中藥材的協助。八八水災的中醫義診經驗,的確能拿來做為參考。
王喬年醫師說:「西醫在美國形成勢力,中醫要推展有它的困難性,因為較少科學理論證據,甚至被視為像『巫術』的治療。」但是當近十年來越來越多美國本地人見證了中醫的療效,以及有更多科學理論證據發表,中醫不再只是一種外來文化,反而有更多人接受中醫,在美國洛杉磯甚至有針灸大學,幾位美國人醫也在其中擔任教職。
對美國洛杉磯門診中心主任陳新恭來說,一個下午來台中慈院取經,收穫滿滿,除了獨具特色的醫療人文,還有醫療行政管理、預防醫學、慢性病、癌症治療、門診、藥局設備等,都能夠帶回美國經驗分享。而台中慈院中醫團隊也願意永遠打開這扇門,歡迎彼此教學相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