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社區照護所,為社會奉獻愛與關懷、感受民間悲苦,讓志工們更加深刻體會必須珍愛家人以及行孝之道。利用暑假參加大林慈院志工營隊的大專學生,跟隨醫院志工,走出大林慈濟醫院,前往雲林縣古坑鄉小太陽老人日間照顧中心服務。在陪伴關懷的同時,也反思對自家的長者是否也付出同等的關心。
由於地處鄉間,在小太陽裡的老人家多半是無人陪伴的獨居老人,或是兒女忙於工作,無暇照料下,才被送到日間照顧中心。看見志工陪他們唱歌、跳舞,老人家們雖然非常開心,卻也令人發現他們渴望親情的孤獨。慈青志工副領隊楊雅菁說「當我們要離開時,阿嬤的眼眶都紅了。」
在照顧中心內,活潑、喜歡唱歌的火龍阿公,對學生志工吳鎰佑說起自己內心的惆悵。即使眼睛看不見,仍然十分想念孫子的他,就連見孫子一面,都還得先經過媳婦同意才行。學生志工吳鎰佑心裡為老人家感到非常心疼。他表示,每次回家,都會幫阿嬤按摩,聽她講古。家中孫子很多,大家都會陪著阿嬤,讓她快樂不孤單。兩相比較下來,他發現自己的阿嬤真的好幸福,也希望能多走入社區服務。
剛開始十分排斥慈濟相關志業體的慈青志工副領隊楊雅菁,在參加慈青社團中,感受到師姑、同學的關懷,這才發現原來社會上,真的有人是不為利益付出,而受到感動的她,也漸漸敞開胸懷,學習成長,成為這個團體的一份子。提到與家人相處的情況時,她指出,自己一直很討厭父親抽菸喝酒,她與父親之間的感情從前並不和睦,直到外婆罹患直腸癌後,雅菁常常發現父親暗自流淚,甚至為了外婆發願終生吃素,她對父親的印象才徹底改觀。現在的她與父親感情很好,在大林參加營隊不過短短三天,與父親通完電話後,她就開始想家了。「雖然師姑、師伯都很照顧我們,但再怎樣也比不上自己的親生父母啊!」
目前就讀高雄醫學大學的劉博丞,和家人感情也相當好。親眼看到照護所內孤單佝僂的身影,他表示,無論未來的工作再繁忙,自己的家人都該永遠擺在第一位。談論到若未來家中老人家乏人照料,又要上班時,博丞表示,他會選擇照顧親人。他說:「我會放下工作,陪伴自己的親人,錢只要再賺就有了,親情卻不是永遠都在的!」
將近兩小時的活動中,從唱歌跳舞到活絡場子都全程參與的志工蔡玉鳳,很難想像她竟然已年過七十。在回程途中,同樣身為阿嬤的她,再三的叮嚀慈青們千萬不要忘本,為社會服務是好事,但是也要仔細想想,自己是否以同等的愛心與耐心對待家中的長者。蔡玉鳳說道,人老了總是會變,也許會神智不清,也許不愛乾淨,也許會大吼大叫亂發脾氣,但不管他變成什麼樣子,都是自己的至親,我們都應該義無反顧地去接受他,照顧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