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1

2 教學經驗
大陸全椒、南京、武漢行
台中市大鵬國小盧春安老師
  
  二000年是千禧年,也是跨世紀的年,但對慈濟教師聯誼會的老師而言,卻是深具意義的一年,就在這二000年八月,臺灣慈濟教師聯誼會十三位老師,在陳乃裕師兄及徐素敏師姊的帶領下,參加全椒慈濟中學跨世紀文化交流生活成長營、南京醫科大學文化交流、及武漢兒童福利院文化交流活動,這三項活動雖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但對參與活動的一些人,內心亦會引起些許澎湃、些許震撼,對大多數人來說卻也成長了一大步。

全椒慈濟中學

  八月二十一日上午七時四十分,一行六十多位來自臺灣慈濟教師聯誼會的老師和慈青們,到達全椒慈濟中學大門口時,全椒慈濟中學的全校師生,早已蜿蜒分列於校區走道兩旁,從校門口一直排列至教室走廊,除了以「隊伍浩蕩長」來形容之外,不足以形容其人數之多;此外,校門口圍觀的民眾之多,也讓我們有受寵若驚之感。
  上午八點,活動正式開始後,慈青同學們個個卯足了勁,從手語、現身說法、大地遊戲開始,老師們都是最佳隊輔,跟著聽,跟著跑、跳、蹦……。
  「其實我懂你的心」,是由佳勳師姊主持,隊輔媽媽們(老師)配合慈青們演出劇情,加以抽絲剝繭後,將孩子們心底的親情、心中的孝心,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引發出來,後來孩子們個個都坦誠告白,說到真心處,還忍不住掩面痛哭。告白、痛哭之後,孩子們覺得與隊輔媽媽(老師)更貼心了。
  八月二十二日是老師們的重頭戲,上午由陳乃裕師兄主講「生命的樂章」(骨髓捐贈),還有郭于萍、沈子馨兩位老師主講「折翼天使」,下午製作完甜筒娃娃及指導編劇後,老師們就回招待所準備晚上教育方面的文化交流。
  當天晚上,臺灣方面是由王美惠老師做靜思語教學心得分享,並由李佳容、林孟怡詮釋「我怎樣上這一課」,全椒方面也有兩位老師提出他們的教學方法,及就目前大陸「獨生」子女的教育方法提出問題,這個活動從晚上七時至九時四十分結束,一百多位大陸的校長、主任、老師們都在六點三十分左右就到場,活動中除了教育方面的內容外,手語的表演和帶動,也是這次交流的潤滑劑,全場更在「愛的手印」中溫馨收場。
  八月二十三日上午,老師們與生活成長營的所有學員,一起到全椒慈濟敬老院,在那兒我們看到與臺灣相彷彿的爺爺、奶奶們,他們一見到慈濟人就親呼呼的,可是分離的時刻一到,就任誰也無法將時間留住了。我們只希望全椒當地的學生能學會「愛」的精神,能好好發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名訓。
  下午是靜思語創意教學,這是屬於攻站的活動,由臺灣慈濟教師聯誼會的老師分成「感恩」、「惜福」、「合作」三組進行,每組都有既活潑又具創意的點子,不但學生學得很有興趣,連大人也都感覺深富啟發性,又新鮮有趣。
  八月二十四日,大夥兒參訪歐陽修先生的「醉翁亭」後,再參訪「瑯琊寺」,午餐時因為分別在即,有許多學員和輔導姊姊、隊輔媽媽,已經開始淚灑餐桌。吃過午餐後,更有許多全椒的學生早已泣不成聲,每位學生在心得紙上都表達出依依不捨之情,其中有位學生寫著:
  「四天的時間,伴隨著日起日落消逝了,但我的心卻留下了永遠,留下了永恆;聚不是開始,散也不是結束,我們隔山隔水不隔情,隔天隔地不隔心……。」
  可見這次的跨世紀生活成長營,是「必定留下痕跡」的。

南京行

  南京曾經是歷史上好幾個朝代的首都,照說應該是充滿了文化水準和文藝氣息,且古道厚牆應是不足為奇的,但可惜的是,因為少數幾個人的利慾薰心,讓「南京大屠殺」成了世人不可抹滅的陰影,但願人們以此為鑑,讓天下永遠和平。
  南京醫科大學之文化交流,可能是拜「肝膽醫院」之賜吧?反正兩岸大學生坐在一起聊天、聽講時,相同的語言、膚色、頭髮、眼珠等,難怪「骨髓捐贈」配對有那麼多成功的例子;當教師聯誼會的老師們在台上比著「老師心,菩薩心」時,台下一直努力做國際賑災的德融師父和德閔師父,都忍不住激動的流下眼淚,因為這一天實在得來不易。

武漢

  在南京與慈青一行人分開後,教師聯誼會的老師們於八月二十六日下午六點多直飛武漢,晚上抵達武漢時,福利院的秦副院長及主任已等候多時,待我們在旅館安單完畢,他們才離開,真感恩他們的用心。
  八月二十七日早上,教師聯誼會的老師們提著滿行囊的教具進入兒童福利院,當我們看到那一張張純真、燦爛的笑臉時,立刻就融入孩子們的行列中了。接著 ,我們一間、一間的參觀嬰兒室、兒童遊戲室、學童自習室,他們的用心和愛心,讓我們看到了「老師心,媽媽心」,看到了「老師 心,菩薩心」,也看到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懷,更見到了「無私的大愛」。
  教育文化交流時,臺灣慈濟教師聯誼會的老師和兒童福利院的老師,都是以最誠摯的態度,最生動的方式,做為交流的訴求。雖然臺灣教師的「靜思語教學」是人格教育的重要一環,但兒童福利院的老師們熱愛工作、熱愛院童,從紮辮子時期就進入福利院教書,一直教了二、三十年,都沒有調職,這份終生陪伴院童成長的愛心,真值得敬佩、值得學習。

感想

  一九九一年大陸澇災,我正好授證為慈濟委員,當時我一面做靜思語教學,一面啟發孩子參與「國際賑災」的善心,沒想到當時點點滴滴「愛」的清流,如今居然變成龐大建築物矗立於各地。
  當我看到全椒慈濟中學、全椒慈濟白酒敬老院、武漢慈濟兒童福利院等建築物時,心中的感動、感觸真無法言喻,這也印證了「粒米成蘿、積沙成塔、滴水成河」等句子,且深信「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至理名言。所以,這次的大陸之行,對我而言不但是再次的成長,其中的意義與價值更難以比擬。